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分,村里的雄鸡开始打鸣。
苏牧收竿时竹篓里已是满满当当,有个二十来斤的鱼获。
其中最大的一条,苏牧自个估计有个两斤重了。
不过他没有钓鱼佬的习惯,不打算提着鱼获绕村子走几圈,做人做事要低调些。
天完全透亮前,苏牧提着竹篓回到家中,他先挑了两条最大的鱼放入自家的水缸里养着。
其余的则是放入脸盆里,装上一些水。
做完这些,他推着板车往杨林镇里跑,杨林镇比起黄桥镇小不少,但要近几里路,每五日会有赶集,算算时间,正好是今日。
苏牧年轻,脚力好,十里路只消一个小时就走到了。
八十年代是开放的初期,计划经济虽还在,但苏牧深知市场经济已然到来,并即将开始发力。
赶集日的杨林镇无比热闹,供销社、粮站、各类铺子不少,还有十里八乡赶来的村民们在此摆摊。
村民们摆摊卖的东西不多,一眼能望到头,就是些手工制品,山货而已。
“投机倒把”的年代才过去不久,市场经济虽已到来,但不少摊贩、个体商户们仍是对那段岁月记忆犹新,都不敢太过显眼,很是低调。
苏牧找了个街巷口停下板车,此刻时间尚早,但街上赶集的人已经多了起来,这个年代妇女们多半会选择在早上和傍晚出门买菜。
苏牧将鱼从板车上放下,其中一条鱼儿很野,一跃而起,企图翻出五指山,倒也真被它翻出了脸盆。
啪叽一声,摔在了地上。
一名妇人走过,看到这般有活力的鱼儿,眼前微亮,主动走上前问价。
“小伙子,你这鱼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