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但是鉴于淮南与江南梳理过后得到的获益比预想的要多。
漠北与安西的战事得以暂停,但南边的征伐却并未停下脚步。
经过短暂的休整,崔乾佑与郭英乂分别领兵乘海船攻向林邑与真腊南部。
得益于海船与火炮带来的碾压级优势,半年间郭英乂彻底将林邑这个国号抹除。
崔乾佑对真腊的战事也极为顺利,半年的功夫将真腊大部国土拿下。
而经过此战,两人发现两地的地势真如罗一先前所说的一样。
尤其是真腊之地,这地方除却热了些,简直是天府之国中的天府之国。
在这里根本就不会出现饿死人的状况,因为这里一年能打两次或三次的稻米。
只要随意往地里抛些种子,之后就什么都不用管,只等长熟了收割便是。
就算杂草多于稻米,一年至少能收两回之下,得到的稻米也足以养活人。
对此,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在江南时的手段,极力拉拢底层百姓,对贵族进行清洗。
而李隆基与李亨带领虏获的江南大族紧随其后。
在真腊被崔乾佑治理的稍稍安定了些以后,进入真腊南部继续向北横扫的同时,开始设立州县,并且大立学堂,加快对本土人的融合与同化。
安庆绪与高仙芝入属地跨过泸水后,先光复姚州故地,随后便继续向南直扑南诏国都羊苴咩城。
而这一次南诏再没以往的好运,只是半天的功夫就被攻破都城。
南诏王不得不带领残兵后撤,可他显然低估了火炮与白磷弹的威力。
接连后撤几座军城都无法立足,全都被追杀而来的唐军在片刻间攻克。
面对如此气势汹汹且手段如此犀利的大唐大军,南诏王陷入绝望之中。
再次生出以往面对大唐这个庞然大物的颤栗感,最后受不住紧追不放带来的巨大压力而投河自尽。
这让群龙无首的南诏立刻陷入混乱之中。
安庆绪与高仙芝趁势对各节度之地加紧攻击,于年底时彻底攻克南诏全境。
南与真腊原始山林相隔,西与大小婆罗门国群山接壤,北侧直插吐蕃后心。
整个至德三年,大唐南部的战事彻底得以平息,并且所得的虏获也源源不断送往国内,大大缓解了户部得财政压力。
而身处辽东的罗一,也终于见到折返回来的泥离人。
泥离人更是不负他的期盼,按照他的嘱托与携带方法,带回来了不少玉米种子以及红薯与番薯。
这让罗一如获至宝,甚至高兴之下传信长安建议改国号为天喜。
天喜元年,大唐暂时停止了对外用兵,各军或是轮换放假休整或是就地进行屯田。
国内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百姓们的日子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得益于火药的开山炸石,不但水泥路铺设的顺利,还缩短了很多路线的路程。
这让百姓的流动与货品往来愈发方便,于民生方面有了质的提升。
天喜一年,南诏彻底安稳下来后,高仙芝与安庆绪挥兵和积石山一线的郭子仪、王玄志一同一南一东的同时对吐蕃发动进攻。
在火炮与白磷弹的加持下,藩兵在高原上的优势被抵消的干干净净。
并且有纳囊多杰和马重英的配合,吐蕃尚结息、尚赞磨、尚东赞、尚野息等大将纷纷领兵大败亏输。
孙波茹、伍如、约茹乃至国都逻些城纷纷被攻克。
吐蕃控制范围急剧缩小,只余叶茹以西以及北面的羌塘之地。
天喜二年,不但适应了高原气候的大军继续向西发动进攻,绞杀吐蕃残余势力。
漠北也再次向西用兵,封常清与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