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4章 惨案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朱允熥站在离朱元璋两三步远的地方,己经能真切体会到浓得化不开的杀气了。

几乎可以肯定,蓝玉的命运就是和朱标绑定的。

宋朝那么烂,就是朝廷被士大夫控制的结果,所以朱元璋为了防着这些文官,二十多个儿子没有一个娶文官女儿的。

太子朱标娶的是常遇春的女儿,蓝玉的外甥女。

朱樉娶的是元朝大将王保保的妹妹。

朱棢娶的是永平侯谢成的女儿。

朱棣、朱桂、朱栋娶的是徐达的女儿。

朱椿娶的是蓝玉的女儿。

其他儿子,有娶汤和女儿的,有娶郭英女儿的。

明朝开国公侯几乎都是朱元璋的亲家。

蓝玉是洪武二十六年定的谋逆罪,夷三族,诛连近两万人。洪武朝无冤案,说蓝玉谋逆,那真的就是谋逆。

太子朱标去世后,最有机会成为储君的应该是原主朱允熥,第一是他无可置疑的嫡子身份,第二是他身后的整个明朝武勋集团,而蓝玉是这个集团绝对的带头大哥。

朱标去世是洪武二十五年四月。

朱元璋年事已高,深知若选允熥为皇太孙,将来主少臣强的局面下,以蓝玉的骄纵跋扈,外戚权臣干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到时候必定是天下大乱。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选择了书香世家出身的朱允炆。

也许是有意为之,这个时间点,蓝玉正好不在南京,朱元璋把他派到四川平叛去了。

洪武二十五年十一月,蓝玉得胜,兴冲冲回朝。

睁睛一看,哟呵,自己家根正苗红的孩子允熥,居然输给了小娘养的朱允炆,老子在前线流血卖命,那些秀才在后方摘果子?

朱元璋自知理亏,马上加冯胜、傅友德太子太保衔,加蓝玉、李景隆太子太傅衔,加常升、孙恪太子太保衔,试图弥合与武勋集团的裂痕。

这些人全都是朱允熥的铁杆支持者。

朱元璋使劲安抚他们,然而没有卵用,愤怒的武勋集团密谋搞掉朱允炆。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蓝玉案爆发。

朱元璋遽然发现,高官显爵,厚禄礼遇,良田美宅,所有的一切都喂不饱这些骄兵悍将了。

明初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都是针对文官的,对武勋,朱元璋一直很惯。

他终于对武勋痛下杀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刚刚册封的太师、太傅、太保一网打尽。

蓝玉是常升的亲舅舅,孙恪是蓝玉的铁杆部下,蓝玉被灭族,常升、孙恪被处死。

冯胜、傅友德资格太老了,朱元璋顾全脸面,没有立即动他们,过了一两年,赐他们俩自尽,但保全了他们的家人。

李景隆还小,朱元璋放了他一马,后来这哥们坑了朱允炆百万大军,然后打开城门喜迎燕王。

作为明初四大案中的最后一案,蓝玉案牵连之广,影响之深,令人咋舌。

凉国公蓝玉灭族。开国公常升赐死。宋国公冯胜赐死。颖国公傅友德赐死。

此外还牵连了:

全宁候孙恪、景川候曹震、鹤庆侯张翼、会宁候张温、沈阳侯察罕、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普宁侯曹泰、东平侯韩勋、安庆侯仇正、怀远侯曹兴、西凉侯濮玙、东川侯胡海次子胡玉,东莞伯何荣、徽先伯桑敬。

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左军都督黄辂、杨泉、马俊,右军都督王诚、聂纬、王铭,中军都督谢熊、汪信、萧用,前军都督杨春、张政,后军都督祝哲、陶文、茅鼎。

这是一份血淋淋的名单。这些人全部被处死,很多被灭族。

涉事卫所:

亲军上十二卫、五军都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扬帆明海 带着皇帝到处溜达 人在狂飙,绑定大嫂就能升级! 寻找前世之旅 大宋江山万里 逍遥初唐 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