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8章 立储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尬得恨不能钻到墙缝里。

藩王们陆陆继继回京。

最先回京的是蜀王朱椿。藩王进京第一件事就是到龙兴宫觐见皇上,第二件事就是到东宫觐见太子。朱允熥又住进了东宫。

蜀王朱椿只有二十二岁,长得一表人才,举止温文尔雅。朱椿拜见过太子,朱允熥忙过来施礼道:\\\"十一叔一路辛苦了。\\\"

朱椿满面春风,\\\"大哥,这是允熥吧?怎么长这么高了?\\\"

朱标笑道:\\\"可不是吗?你去成都的时候他才十岁。\\\"

朱椿又问朱允熥读书读到哪里了。朱允熥笑道:\\\"侄儿读书一窍不通,有十一叔的一半就好了。\\\"

朱椿笑道:\\\"你跟从前不一样了,爱说话了。你将来有机会就到成都玩玩,那里气候很好,冬暖夏凉,风景也很好,我带你去看丞相祠和都江堰,很壮观的。\\\"

朱元璋很喜欢朱椿,叫他\\\"蜀秀才\\\"。

朱允熥也很喜欢朱椿,要是藩王都像蜀王这样多好。

接着来的是楚王朱桢、周王朱橚、齐王朱榑、潭王朱梓、湘王朱柏,然后是那帮和朱允熥一起在大本堂上学的小藩王。

最后来的是晋王朱棢和燕王朱棣,这是两个铁腕人物,朱元璋的当家武生。

朱棢时年三十五岁,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不苟言笑,不怒而威。

晋王世子朱尚炳和晋王就像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

朱棣时年三十三岁,高而瘦,窄额隆鼻,脸色黝黑,下巴上长着稀疏的胡子,眼睛很有神,一脸笑容可掬的笑,见了朱标就拜。

燕王世子朱高炽长得白嫩白嫩,还圆乎乎的,很爱笑,一见了朱允熥就自来熟。

朱允熥每天在太子东宫里,小心谨慎地陪着朱标接待来访的藩王,心里直犯怵,这些人很难搞啊。

他突然理解朱允炆为什么一上位就急着削藩了。没别的原因,怕啊。你看这一个个,全是费油的灯,当面喊哥哥,背后捅刀子。有太子在,这些人还能消停点。一旦太子没了,谁会鸟你一个小屁孩呢?

到了十八日这一天,福禧宫中张灯结彩,一个半人高的硕大蟠桃放在正中间,蟠桃两边是两只玉雕的仙鹤,栩栩如生振翅欲飞。

先是太子、皇孙、诸王、世子、王子进献贺寿礼。

朱允炆也来了,他进献的是凤阳的贡米,满满一斛,圆润饱满。朱元璋抓了一小把,放在嘴中咬得嘎嘣响,频频点头。

然后是显贵、重臣进献贺寿礼。

朱元璋看到儿孙满堂的热闹场景,笑得合不拢嘴。

朱标坐在朱元璋左侧,朱允熥坐在朱元璋右侧,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才是一家人。

酒过三巡,朱元璋站了起来,在坐的人也全都站了起,大殿中响起朱元璋苍老浑厚的声音:

\\\"今天咱的子孙都来了,咱就说几句。咱创下这份家业实在不容易,你们要齐心协地把这份家业守护好。朱标在皇太子位上干了二十五年,他是个好大哥。现在,允熥也长大了,咱决定立允熥为皇太孙。你们都要恪守本份,辅佐皇太子和皇太孙。宣旨吧!\\\"

大殿中寂静无声。礼部尚书李原展开圣旨,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嫡长孙朱允熥,聪明仁孝,忠厚勤勉,宜承祖嗣,册立为皇太孙。

钦此!\\\"

朱元璋一挥手,司礼监奉上金冠,龙袍。朱元璋亲手为朱允熥戴上金冠,披上龙袍。朱允熥端端正正给朱元璋叩了三个头,又给朱标叩了三个头,然后站起身来,走到朱标身侧,面向众人站着。

礼部尚书李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始更 老爹求我当太子我却帮老哥战天下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 光荣使命1937 烈焱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