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34章 阴谋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南京周边十几个县,遍地种满红薯,民户们全都赚得盆满钵满。

很快,种红薯的热潮席卷整个江南地区。

户部的官员上奏:\\\"红薯种植面积已经突破了1000万亩大关,需要奖励2000万两银子。\\\"

朱允熥大笔一挥:\\\"准。\\\"

户部的官员看到朱批,全都傻眼了,存银虽多,但也耐不住这样造啊!

朱椿拿着户部的公文,找到朱允熥,问道:\\\"皇上重奖红薯种植的政策,将来还打算继续吗?\\\"

朱允熥不假思索,\\\"当然还要继续!\\\"

朱椿:\\\"很多麦田都改种红薯了。\\\"

朱允熥笑道:\\\"这有何不可?红薯产量比稻子产量高出20倍。\\\"

朱椿苦笑,\\\"朝廷还按100文钱一石的价格兜底收购吗?\\\"

\\\"按!\\\"

\\\"皇上算过需要多少银子吗?\\\"

朱允熥:\\\"4000万两。\\\"

朱椿:\\\"如此一来,朝廷多年积攒的存银,两年就空了!\\\"

朱允熥:\\\"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石见银每年输入2000万,南美洲还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和银矿。

现在有了红薯这种高产作物,正好把大量的存银投入到民间。老百姓手中有了钱,自然会花在衣食住行上。

民富则国强,国强则无敌于天下。\\\"

朱椿觉得有理,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明年后年还这样推行红薯吗?\\\"

朱允熥笑道:\\\"两年之后,朝廷再照此法推广玉米。玉米的产量也不错,而且极易贮存。\\\"

朱椿:\\\"臣总觉得红薯存太多了,终究不是办法。红薯吃多了气胀腹胀,只能在闹饥荒的时候才能当主粮。\\\"

朱允熥从案上拿出一份奏折,递给朱椿,\\\"十一叔,你看看。\\\"

朱椿从头看了一遍,是郭英写的。

原来郭英遵照朝廷指示,坚守雁门关拒不出战,阿鲁台在雁门关下叫嚣七天后就撑不住了,要与郭英和谈。

郭英回复阿鲁台说,仗都没开始打,有什么好谈的。

阿鲁台认怂了,说蒙古大旱,颗粒无收,连草都枯死了,瓦剌部七十多万人己经快断粮了,向大明朝廷称臣,请求粮食援助,云云。

朱允熥问道:\\\"十一叔以为如何?该怎样答复阿鲁台?\\\"

朱椿沉吟半晌,道:

\\\"瓦剌人毫无信义,缺粮就南下抢劫,抢不到就低三下四借,一旦吃饱了就翻脸不认人反咬一口,这样的事以前就有过。

依臣愚见,不如趁瓦剌缺粮,命郭英率军出关将他们一举荡平永绝后患。\\\"

朱允熥道:

\\\"朕也这样想过。但朝廷能将瓦剌人全杀光吗?就算将瓦剌人全杀光了,能将鞑靼人全杀光吗?就算瓦剌人鞑靼人全杀光了,还有兀良哈部。就算兀良哈部也杀光了,还有女真人。杀来杀去,旷日持久,何日是个头啊?\\\"

朱椿良久道:\\\"皇上有何良策?\\\"

朱允熥道:\\\"蒙古各部一向缺粮,现在朝廷握有大量粮食,可以以粮食为武器,分化瓦解蒙古各部。

瓦剌部撑死70万人口,按每人每年5石粮食算,一年不过消耗350万石粮食。朕想把瓦剌人养起来……\\\"

朱椿惊道:\\\"咱们和瓦刺人是有血海深仇的,养他们还不如养一窝白眼狼呢。\\\"

朱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扬帆明海 带着皇帝到处溜达 人在狂飙,绑定大嫂就能升级! 寻找前世之旅 大宋江山万里 逍遥初唐 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