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6章 诸葛舌劝初显芒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没想到孔明竟将后续事宜安排得如此滴水不漏,既赚够了美名,又能彻底赢得刘繇部曲属吏的忠心,最后还以退为进,把刘繇进一步逼到下不来台的位置。

前天他还明明说在识人用人说服人方面、不如他大哥呢!

当然,子瑜这方面也很厉害就是了……

“一切便依先生所言!”刘备简直觉得自己又捡到宝了。

嗯,确切地说,是已经捡到的宝,又鉴定出了一条隐藏属性。

……

既然诸葛亮都帮他想得那么细了,后续流程也没什么可说的,刘备严格按照计划,先找太史慈。

太史慈听说刘备对刘繇撤退、养病的事儿如此上心,也是颇为感动,表示只要能确保刘繇身体撑得住、就一定劝他撤去海陵。

而且太史慈还表示,等刘繇去到海陵后,可以一个人安心养病,他愿意立刻跟随刘备去春谷等地讨平祖郎,出一份应尽之力——

在扬州牧因为重病无法履行职权时,跟随扬州刺史去平定扬州地区的乱贼,这本来就是他该做的。

刘备一行又演了一两天,这才假装“得知刘繇病情后,紧急加急改造了战船,提升了稳定性”,然后请太史慈先上船体验一下。

太史慈对水军也是懂点行的,立刻判断出刘备所言不虚,不由面露震惊。

“玄德公如何做到短短两三日内,改造战船、让抗浪防颠簸提升至此的?简直匪夷所思。”

刘备得意一笑:“我自然没这个本事,但孔明先生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工巧算学无所不知,三天足够了。”

太史慈愕然,震惊过后,立刻去找刘繇立陈。

刘繇再无能力反抗,他知道太史慈都已经被刘备感化得铁了心了。

自己的拖延,反而导致自己要被挪到海陵县养病送终,偏偏他身边所有人都觉得刘备做得对,甚至连他亲儿子刘基都没看出刘备有什么不好的企图。

自作自受到了这一步,刘繇只好跟着刘备渡江,一天后就被安置到了海陵县,然后乖乖拿出了扬州牧印绶,表示“重病期间一切都托付玄德贤弟了”。

而刘备在此前等刘繇起身那三天里,也没闲着浪费时间。他已经开始“携民渡江”,把丹徒地区愿意跟着刘繇或者他刘备走的百姓,将士,官吏,统统都安全运走。

因为船舶充足,还尽量帮人把财物和府库余粮也运走,尽量不把官方财物留给孙策。

而孙策最近已经跟王朗开打了,对这边倒也没怎么重视封锁,或许他内心也不想犯下“弑扬州牧”的罪恶吧,刘繇肯走他是巴不得少个碍眼的麻烦,所以刘备的一切行动都很顺利。

对孙策而言,其实刘繇能病死那是最好的,省得他动手沾血染恶名了。

历史上孙策后来也对刘基、太史慈和祖郎名义上挺尊敬。就是因为孙家入主江东的过程不光彩,地方上反抗太激烈,他不得不把那些被江东人怀念的统治者抬出来粉饰自己的合法性。

据说历史上太史慈和祖郎投降孙策后,孙策就让他俩开道、大模大样回秣陵城,让秣陵士民大为震惊,几乎不敢相信原本在丹阳颇有威望的太史慈和祖郎会臣服。

而这俩吉祥物用过之后,孙策就把祖郎冷藏了起来,只给待遇不给实权,太史慈境遇倒是稍好一些。

但问题是太史慈投降后不久孙策也挂了,等年少无威的孙权上来后,对于太史慈那就是百分百彻底雪藏了,根本不敢用,唯恐太史慈作为“曾经的江东诸侯之一”,威望号召力太高,威胁到他的统治。

这些都是后话,总之,这一层层的综合考量,让孙策军哪怕意识到了一些端倪,也不愿意直接撕破脸拦截。

而且能白捡回一座县城、让敌人自行弃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登神之前,做个好领主 海贼:从东海走出来的魔王 十方证道 大汉国士 道祖从通背拳开始 摊牌了,我无敌了 开局荒天帝兄长,我获得满级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