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9章 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当主语换成诸葛亮,就很合理了 (第4/5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窄一点的试航性通道、测试一下闸门的可用性,还是比较快的。

加上诸葛亮的规划中,有一半里程本来就可以借用广陵城原有的护城河,实际上要挖的也就十几里,情况就好办了很多。

到四月下旬时,南北双向岔道的闸门都已施工完毕,新挖的岔道虽然通航能力还不行,但完全可以等今年秋收农闲之后、把对应闸门一关,重新放干水后拓宽挖深。

甚至平时日常,也可以利用省下来的漕工劳力,转行来拓宽修河——诸葛亮的新闸门造好后,船在河口段能顺着水流航行,所有原本拉纤的纤夫就能省下来了,光这一个阶段,广陵和淮阴两县就能各节约出一万壮劳力。

让这省出来的两万人继续挖河,效率绝对会很快,几个月就能搞定。而且这些本来就不是农业人口,不用种田,雇佣他们也就不存在耽误农时。

……

四月二十二这天,广陵城东、城西的两处工地,同时迎来了征南将军刘备的亲自视察验收。

两条分岔河道上,各有一座V型楔合的拱状闸门,已经完工,可以靠着底部滑槽推拉开合,最后榫卯互楔固定。

下旬虽然距离每月潮水最大的农历十五至十八,已过去了几天,但潮水也还不算太小。

当天下午涨潮时,刘备亲自站在河堤上观望,就看到新闸门非常完美地挡住了海潮,还确保运河水位始终比原先抬升了好多尺。

总而言之,海水倒灌进运河、进而倒灌射阳泽,导致湖水变咸的问题,这就算是从原理上解决了。

当然,要治理盐碱地,肯定没那么快,那还需要此后数年的反复灌溉、把射阳泽里的水彻底换几遍。

坚持始终使用清淡的淮河水为运河和射阳泽补水,不要用带海潮逆流的长江水。如此一两年内把射阳泽变回淡水湖,再三年左右,能靠淡水冲刷灌溉把已经略微盐碱的土地调整回来。

盐碱相对严重一些的田地,或许光靠淡水反复灌溉冲刷洗不干净,以后还要再想办法多施酸性的磷肥,比如靠挖鸟粪石类磷酸盐肥田,才能彻底解决。

但这些都是后话了,起码要三五年后才用得到。诸葛亮也还完全不懂这些,普天之下如今只有一个诸葛瑾懂这些初中、高中化学知识。

……

不管怎么说,当刘备看到运河船能够不用纤夫、仅靠水位落差便自行从高处往低处流淌航行。而且广陵潮带来的海水,也被闸门堵在了长江上。

仅仅这两点治水收益,就已经足以让刘备震撼。

至于能不能治理好盐碱地,需要多久,和其他的长远受益,他们目前并不担心,眼前的收益已经足够巨大了。

诸葛亮能把这事儿做成,那他描绘的远期好处,也肯定也能实现!大家无不信心爆棚。

而始终负责这一项目的陈群,以及其他广陵文官,在看了第一阶段的验收后,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先生能为此鬼斧神工,造福一方百姓不受咸水之害,真乃功德无量。”陈群发自肺腑地赞道。

(注:功德无量不是什么佛、道用词,是本土词汇,《汉书》里就有了。)

糜竺也在一旁附和道:“我看这两道拦截海潮入侵的闸门,不如就叫‘诸葛闸’好了。当在运河口立一碑亭或祠庙,选上好玄武巨岩,树碑立传,篆刻诸葛兄弟泽及万民之功德,便如蜀人为李冰树碑立传一般。”

诸葛亮连忙逊谢:“诶不敢当不敢当,其实这主意是家兄所想,我不过擅长巧思,把此构思具体勘测、设计出来罢了。”

糜竺凑趣笑道:“在下只说命名为诸葛闸,具体功劳分润,那是你们兄弟之间的事嘛。”

诸葛亮脸皮薄,还要想办法推脱,忽见有信使从广陵城方向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登神之前,做个好领主 海贼:从东海走出来的魔王 十方证道 大汉国士 道祖从通背拳开始 摊牌了,我无敌了 开局荒天帝兄长,我获得满级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