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您好,我们到幸福里了,感谢您使用专车,请您带好随身物品。”专车司机道。
“麻烦帮我们拿下轮椅。”陈雨温婉提出要求。
“稍等。”
陈雨从副驾驶座上,拿上包和拐杖,在司机帮助下,撑开轮椅,扶陆援朝坐下。
“祝您愉快,欢迎下次乘坐,方便的话,给我点个好评。”司机公式化地告别。
“现在就给你好评,待会儿肯定忘。”陈雨掏出手机,点五颗星,司机剃着圆寸,嘴唇的弧度和头顶那个尖呼应,“谢谢,祝你妈妈早日恢复健康!”
轮到陈雨致谢。
上电梯,出电梯,开两层门,一层防盗门,一层木门,陈雨和陆援朝进门。
外卖比她俩早到,挂着门把手上。不负责的外卖员,过分高估了门把手的承重程度,蚝油生菜的汁泼泼洒洒从圆形塑料饭盒中渗出,浸湿了青白相间的外卖纸袋。陈雨搀着陆援朝坐下,换了拖鞋,才去处理她俩的午饭。
路上,她俩聊起潞城的老母鸡汤,无限回忆,回到家,只能吃一股熟烫气的蔬菜和加了过多味精的肉,陆援朝喝着白粥,又挑剔外面的饭一番,陈雨默默吃饭之余,发誓,一定要用实力让母亲刮目相看,生活是门课啊。
孙大力正在喝潞城老母鸡汤。
托孙大强老婆、他弟妹的福,大强五金店的后厨今天拿砂锅炖了四小时鸡,孙大强老婆生完二胎已十个月,还在哺乳期,一周一只鸡,必不可少,择日不如撞日,择食不如撞食,孙大力和弓兵有口福了。
天下的名字那么多,内弟和弟弟都叫大强,实在巧合,孙大力每次喊陈家的大强时,都有些错乱,以为喊自家的。
孙妈妈在岳西路炸油条时,孙大力才从黑县接到潞城,而在此之前,孙大强已在潞城度过了他人生最初的六年,他在潞城远郊的城中村出生,一步,一天都没离开过母亲的怀抱。
孙家的生计也是从孙大强出生后才有起色的,因此,孙家父母把孙大强当吉祥物养。孙大力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和父母亲不起来。
哥俩长大后,对俩儿子,父母也明显更偏爱孙大强。偏爱表现在,财产上,总是多考虑孙大强些,比如,这大强五金店的门面房。此外,在孩子上,二老总是愿意帮孙大强带,壮壮在孙家二老那儿的时间,比他的堂弟,孙大强的孩子少得多得多。
当然,这不能完全怪孙家二老。孙家往上数,没出过一个大学生,认识字儿,也就是近百年的事儿。
而陈家在绿江,可是世代乡绅,每一代都有一两个读书种子。绿江镇口的石头牌坊,一边一个倒爬的狮子,那是陈家祖上,一位祖先中进士时,朝廷给立的。不说古时候事了,就说眼前,最近的、会读书的,是陈雨,稍远点看,孙大力见过的,有陈晴的爷爷、陈远航,那是国民党时期的大学生,陈远航的爷爷,当过绿江的县长。
陈晴因为历史原因,没上过大学,可能是她一辈子最大的痛,她发誓要把壮壮培养成学霸。她曾撂下过一句话,我们家的基因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壮壮有问题,问题肯定在你、你家。
陈晴瞧不起孙家,孙大力心里明白,陈晴不让孙家父母管孩子学习,他能理解。打壮壮出生,陈晴便规定,爷爷奶奶带壮壮吃喝玩乐行,其他都不许,她给出六字方针,“只能宠,不能教”,哪个爷爷奶奶愿意听这话?
等壮壮到了学龄,陈晴很少让孩子见爷爷奶奶,不是刻意,是壮壮在她的安排下,哪有时间、档期?他还有不学习、不练才艺的时候吗?
正巧这时,孙大强的一胎出生,爷爷奶奶没有余力再顾壮壮,更没有闲情热脸往陈晴的冷屁股上贴。
孙家父母一片心全扑在孙大强及他的小家上,在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