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16章 大结局·位极人臣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此番弥州之行,让杨诗礼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富治并非是摧毁帝王统治的隐患,反而是定国兴邦的基石。

民不可以贫愚也。王富,民亏,妄以一人之富填万民之亏,国之难以兴盛也;王智,民拙,妄以一人之智补万民之拙,国之难以长治也。

但要让固守陈规的官员们理解到这样的思想并非易事。

再者,各级官僚贵族的利益集团不一致,这也给新政的实施带来了异常艰难的挑战。

只能循序渐进了,杨诗礼倒也不是很急,他只需要验证到,他的决策是正确的就行,其余的困难,可以和同僚和墨邺一起慢慢克服。

杨诗礼徐义回朝复命,将弥州的空前盛况和途中所见所闻一一汇报给墨邺。

朝中众臣大多不可思议或呈质疑的态度,反倒是龙椅上气定神闲的墨邺仿佛早就预料到了一般。

他自然是相信杨诗礼和徐义的,毕竟下面也有他安排的眼线。

许槐安屡任重职,治理有方,赏绢帛八十匹,良田百顷,赠锦袍、玉带,以表忠厚之德。

皇帝此番态度,让多数朝臣认清了局势,陛下是大力支持新政的,他们即使不表明立场,也最好不要反对,持观望态度就好。

议政院的众大臣也在徐义的游说下,一同拥护新政,由此,富民论迎来了空前绝后的鼎盛时期。

保守派和革新派的拉锯碰撞,而呈现出相互制衡的局面,从而避免一家独大。

红烛帐暖,檀香冉冉,墨邺从后揽住杨诗礼的腰身,埋到他后颈处,

“太傅是有心事吗?为何弥州之行回来后便心不在焉?”

杨诗礼一听,担心墨邺会错了意,特地转过身,将脑袋抵在墨邺的额头上,

“臣只是在感慨陛下在臣不知不觉中成长了许多,偶尔会想起初见陛下时的场景。”

听到这,墨邺却将脑袋埋得更深了些,“朕不太喜欢……”杨诗礼正诧异之际,又听见墨邺徐徐说道,

“那个时候,朕太狼狈了,还不够强……那并不是一场美好的邂逅。”

杨诗礼淡淡一笑,原来他一直在介意,杨诗礼轻轻捧起墨邺的脸颊,透着烛光深切地看着他,这样的眼神让墨邺有点不自在,仿佛要将他整个看穿一样。

“可臣却格外珍惜那次见面,因为那样的陛下,让臣格外在意,因此对陛下的印象也特别深刻。”

听杨诗礼这么一说,墨邺突然觉得好像他们初次见面也不是那么糟糕了,反而还觉得他有点幸运,给杨诗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诗礼看着墨邺,眼神温柔中又透着一股坚毅。

他见过这个帝王失意落寞的样子,见过他意气风发的样子,见过他疾言厉色的样子,也见过他像现在这样憨笑的样子,突然感觉就这么一直下去也挺好的。

而自己,会始终如一做他手里的那把利剑,替他荡平阻挡在墨邺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

随着杨诗礼的影响力不断加深,议政院的势力也在逐步扩大。

崔哲一党与议政院的相处也缓和了些,不像以往那般水火不容了。

崔哲虽与杨诗礼私下的往来也多了,但双方的政治立场依旧坚定,公私分明。

可能昨晚两人还在酒楼里对酌,云淡风轻地话着家常,第二天早朝就能因为政事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朝中逐渐呈现出以皇帝直辖一派,议政院一派,和崔哲一派这样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明眼人也都知道陛下更为宠信杨诗礼多一些。

于是后世便对其冠以权臣之称,愈传愈盛,夸张者甚至说陛下都要看杨诗礼眼色行事。

实际上只是墨邺在朝堂上喜欢盯着杨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玩野了,霍总的小娇妻是真大佬! 新婚后爱(H) 悍婦的古代生活 小情人(h) 骤雨(1v1 出轨年下) 枭宠成瘾:病娇少帅的娇妻是大佬 ABO特浓信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