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十、一不小心跳级了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那速度,看得杨元庆好生羡慕,那脚力,心想若以后有人追杀自己,再也不用担心逃不掉了。

杨元庆心中自知,想要有一灯这功夫,非一朝一夕可成,就如自己现在对力道的掌控,都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的水平。

不过这功法确实是好,若能在战场上发挥的话,一力降十会,做个千人斩的大将军绝不是难事。

回到家中已经饿得饥肠辘辘,见裴氏已做好饭菜在等自己,杨元庆连问候都来不及,直接扑在桌上端起碗扒拉扒拉吃了起来。

难怪以前看电视时,那些武侠片中的大侠动不动就叫小二来几斤馒头几斤牛肉,原来习武之人的饭量果真是会增大,一碗接着一碗。

裴氏碗中的饭连筷子都还没动,饭桶内的米饭已经被他给盛完了,含笑问道:“庆儿今天干嘛去了?怎么饿成这样啊?”

杨元庆含糊不清的说道:“没干嘛。”

话说杨元庆和母亲每天的出门时间不同,但都是一起结伴回家。

今天裴氏跟往日一样,在镇上十字路等杨元庆放学,只见徐向农和蔡氏兄弟二人,未见杨元庆,她连忙询问三人。

杨元庆不想让裴氏知道他在学校被人欺凌一事,曾嘱咐三人不可告诉裴氏和蔡连忠结下梁子一事。

从蔡连忠对他的刁难看,杨元庆生父一事,蔡庆生肯定没跟妻儿提起过,不然蔡连忠绝不会敢对自己出言不逊。

自己这个有辱杨家门风的私生子能不能认祖归宗还是一个未知数,蔡庆生之所以不想将自己身份说与他人听,估计是觉得杨延年不可能让自己归宗认祖,但又不敢抱有侥幸心态去占有裴氏,故而后来没有继续骚扰裴氏。

徐向农三人当时都不知该当如何回答,支吾半天,用一句不知道打发了裴氏。

见杨元庆和往常不一样,光顾着吃饭,裴氏接着问道:“庆儿,你早上没去学院,去哪里了啊?”

早上一灯曾交代杨元庆,不可让人知道他在丁州一事。

这些江湖之人行踪飘忽不定,一灯又有侠盗之称,在江湖上有些仇家也是正常,杨元庆还是理解的。

母亲虽然见过世面,但不一定知道江湖,且母子二人现在住在乡下,母亲又天天跟舅娘一块,杨元庆担心她藏不住话,决定先不告诉母亲拜一灯为师之事。

他想了下,道:“学院师傅教得那些我都会了,感觉去了也没什么好学的,就去了城外玩。”

杨元庆自生病好了之后,整个人变得非常成熟,但在裴氏眼中,即使他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也只是个孩子。

一听杨元庆在城外到处溜达,裴氏不由的担心道:“城外荒郊野岭,你又不熟,最好不要乱跑,小心迷了路不知道怎么回来。”

裴氏的出发点皆是为杨元庆思考,这话听得杨元庆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暖意,点了点头应道:“知道了,娘!”

杨元庆生怕娘亲又继续在这问题上纠缠,转而问起她关心的事,道:“娘,田里什么时候可播种啊?”

裴氏曾与他说过,近段时间到田里去,都是翻田为主,待三月中旬便是插秧播种的时候,看着被自己吃光得干净发亮的饭桶,杨元庆真担心这要习武了,按自己今天这饭量,哪天指不定把这家给吃倒了都有可能。

裴氏答道:“过几天应该可以了。”

“娘,到时候我叫农哥儿他们一起过来帮你。”

徐向农三人虽是杨元庆的小弟,但三人个头和年纪都比他大,为顾及三人脸面,他从未喊三人作小弟过。

他前世从小就是水浒迷,对水浒中那跟武大郎一起卖鸭梨小哥称之为郓哥儿印象尤其深刻,就是来源于武大郎那声‘郓哥儿’三个字。

可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