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不過阿芒可不知道這些,而且這個時候,羅伯斯庇爾的名聲正好著呢。他在三級會議及制憲會議期間共發言二百多次次,在代表中排第二十位。他在演講中支持男性公民普選權、反對國王否決權、支持賦予猶太人民權、呼籲廢除奴隸制和死刑,反對新聞審查。(是的,你沒看錯,「殺人狂魔」羅伯斯庇爾那時候是個廢死主義者。奇怪嗎?這並不奇怪,這只是屁股決定腦袋的有一個證據罷了。當羅伯斯庇爾還是個廢死主義者的時候,死刑這個工具是控制在國王路易十六手中的,它威脅到的是羅伯斯庇爾這樣的「刁民」。所以作為「刁民」的羅伯斯庇爾自然反對它。而當這個工具落到了羅伯斯庇爾手中,那情形自然就不一樣了。說起了這會兒的路易十六剛剛完成了他這輩子唯一的技術發明——改進了斷頭台的設計,提高了它的效率。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這改進版的斷頭台的第一個用戶,就是路易十六本人。魯大師詩云:「一闊臉就變,所砍頭漸多。忽而又下野,南無阿彌陀。」可為這些人的寫照。)
羅伯斯庇爾的這些建議大多並沒有被通過,但是卻給他帶來了「不可腐蝕者」的美名。如今得到了他的邀請,自然讓阿芒欣喜不已。而且羅伯斯庇爾提供的地點也格外的特別,這處地方就是羅亞爾宮。
羅亞爾宮最初是為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所建,曾稱紅衣大主教宮(黎塞留是法蘭西樞機主教),後轉為奧爾良公爵的宅邸。為了拉攏巴黎的民眾,奧爾良家族在1780年將它向公眾開放。自此,這座私人花園宮殿逐漸變成巴黎民眾的公共廣場。當然,這背後也肯定有奧爾良公爵的意思。如今他在政治上的野心,也完全可以說是路人皆知了。
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其間,巴黎有兩個政治中心。一個是巴黎之外的凡爾賽,那裡正在召開決定法國命運的三級會議。另一個則是巴黎市中心的羅亞爾王宮。在那一段時間,它是測量巴黎民眾政治狂熱的溫度計。這是兩個政治權威所在,如果加以比較,1789年7月14日之後,不是凡爾賽而是羅亞爾在引領著法蘭西。因為凡爾賽影響不了羅亞爾;反過來,羅亞爾卻能支配凡爾賽。
羅亞爾宮是一處能容納上萬人的大宮殿,這裡是盛產各種各樣政治小冊子和演說家的地方,當然這裡更不缺各種各樣的觀眾和聽眾。三級會議以來,人們在這裡交換各種信息,包括來自凡爾賽的;同時又把它變成各種流言散布出去。如果阿芒的戲劇能在這裡上演,哪怕只上演一場,也絕對能讓阿芒聲名大噪。
阿芒稍作考慮,就接受了這個邀請。當天傍晚他還帶著主演路易,去拜訪了羅伯斯庇爾。
羅伯斯庇爾這時候住在市政廳附近的一個旅館中。事實上,他本來有更好的住處——很多制憲會議的議員因為安全上的考慮,已經接受了奧爾良公爵或是法拉耶特侯爵的好意,住進了他們的產業。但「不可腐朽者」卻依舊自己出錢,住在一間普通的旅館裡。不過羅伯斯庇爾在當律師的時候,很打贏了一些官司,因此他的經濟情況不錯,住的旅館的條件也不錯,除了臥室之外,還擁有一個帶沙發的小客廳。
阿芒帶著路易,在一個侍者的帶領下來到了三樓。這是這座旅館的頂樓,相對於一樓和二樓,這裡要更安靜一些,這也許就是羅伯斯庇爾選擇住在這裡的原因之一。
侍者將阿芒和路易帶到一扇門前,輕輕地敲了敲門。
「門是開的。請進吧。」裡面傳出一個很爽朗的聲音。
侍者推開門,朝著裡面道:「羅伯斯庇爾先生,拉瓦錫先生和聖鞠斯特先生應約前來拜訪。」
是的,路易姓聖鞠斯特。如果上次約瑟夫遇到他的時候,就知道他的姓氏的話,那一定會對這個話不多的俊美青年另眼相看的。因為雖然上輩子作為工科狗的約瑟夫對法國大革命的這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