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這個時代里,只有貝多芬敢於寫這樣的東西,不過在這會兒,貝多芬還是個沒來得及出名的十幾歲的大孩子呢。他的成熟期還要等到1803年左右呢。當然,法國也有一些音樂家,甚至是傾向革命的音樂家,比如說弗朗索瓦·約瑟夫·戈塞克。不過相比其他國家,尤其是相比奧地利,法國的音樂成就就要黯淡多了。以至於在1878年,莫扎特到巴黎旅行期間,寫信給自己的朋友說:「就音樂而言,我如置身在野蠻人中……任您問何人一一隻要他不是法國人,如他略知個中情形,他定有相同的說法……假如我能全身而退,那麼將感謝全能的上帝……」所以,阿芒要找到一個作曲家,創作出符合他的要求的歌曲那可不容易。
「沒事兒。」阿芒道,「為了完美的戲劇,多等等值得的。來,讓我們為完美無缺的悲劇干一杯……啊,我乾杯,你們隨意……哈哈哈……」
「完美無缺的悲劇」原本是亞里士多德讚頌索福克勒斯的悲劇《俄狄浦斯王》的,如今阿芒的話可以說是將自己的野心毫不掩飾地暴露出來了。
不過「完美無缺的悲劇」似乎的確是一個悲劇,此後的一些日子裡,阿芒經常頂著一頭亂蓬蓬的頭髮,跑到約瑟夫這裡來,和約瑟夫討論這齣悲劇的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和這次來的時候的志得意滿不同,阿芒開始對這齣悲劇各種不滿意,總覺得這裡也不對,很多地方都需要調整,甚至需要大調整。而調整之後的東西,過不了多久,阿芒就覺得似乎還不如以前的,還是需要調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