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46章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伙花了几十年,把大吴上下能威胁到皇权的世家几乎都打压下去了,所以如今朝中多庸庸碌碌的官,地方多是首鼠两端的世家。

他沉声道:“陛下总是不同的。”

萦芯认可的点点头,“其实早几年,太上皇已经开始给陛下铺路了。如果陛下正常践祚,没有太上皇掣肘,再给他十年……不,五年,大吴就能彻底在五州站住脚了。”

战启之前,如出身徐州的郑参,先是从吴地派手里抢了个徐州州牧,又被孙钊趁机召为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就是开始给一直被压制在郡级官阶的五州派人才,开辟出一条入朝的通路。

同样的,已经在费县县衙殉国的张理,也是数十年来第一个成为县级地方官的吴地派出身的世家子。

如果没有外力,那么再给大吴一点时间,让五州和吴地两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大吴真的可以在这狭窄的山东之地彻底站稳脚跟了。

只是,世上没有如果。

孙钊接手的不是一道写在纸面上、条件永远不会产生变化的考试题,他接手的是一个顷刻间便会风云变幻的国家。

无序的灾厄、残酷的战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永远也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不受外力侵扰。

“就像师父让师兄教我读的那些史书上写的:华夏分裂为诸国的时候,成王败寇都是互相妨害又互相成就。”

用大吴前两代的阳谋给全塘以震撼,再用之前所学的史书作为注脚,萦芯说出了结论:

“大吴如果想渡过这次难关,首先是要遏止这数十年内耗带来的惯性。在这五州的土地上,宗室和吴地派总归是少数派。陛下是大吴共主,所以陛下应该有足够大的胸襟和魄力,将观望的五州大族们彻底的绑上大吴的战车!”

说白了,大吴是个偌大的饭桌,孙皓和孙瑾为了确保只有自己有权利用九碟九碗吃饭而不是被吃掉,引动饭桌周围所有拿得动筷子的其他大世家互相攻讦、内耗。

如今又有在桓楚、南晋这俩桌上的吃饭的人来觊觎大吴这个饭桌,孙钊如果还处处只吃自己手里那碗本就不多的白饭,就不能怪桌上那些被推远的盘子、碗乃至于菜自己长腿往别处跑了。

全塘明白小徒弟这是让他从五州派实权人物里,给陛下挑选一个人才去做这个实际掌握御史台的人,如此不止能消弭一些五州派的骑墙心理,还能扩大陛下的基本盘。

“可是……怎么能确保这个人可靠呢?”全塘越知道大吴水面下有多少双外来的黑手在搅弄,越无法信任己方以外的人。

萦芯原谅全塘是“第一次”做人,更是第一次做权臣,有时候也会被身边的某些人(单指孙瑾)带着,变得小心眼儿。

她脑袋一歪,大大方方的问:“师父知道诸葛亮吗?我听说当年他掌权的时候,东吴和魏汉都有同族担当要职。你说当年刘备是怎么确保诸葛亮可靠的?”

全塘已经接受了小徒弟的进言,便笑道:“先宛陵侯诸葛瑾曾为大吴立下汗马功劳,徒儿好歹也得记得他的名讳。”

摸了摸没毛的下巴,萦芯颇是感兴趣的问道:“那现如今朝中可有他的后代?”

毕竟有“前世”的记忆,她对姓诸葛的人的智商和能力有一点迷信。

摇摇头,全塘无不唏嘘的叹道:“大皇帝(孙权)崩后,先宛陵侯一脉被废帝(孙和)使计,夷了三族1。至今未曾听说大吴朝堂、地方有谁姓诸葛。”

若是这一支诸葛氏还有遗脉就好了,毕竟他们既是属于五州派的琅琊郡人,又是大吴的重臣血脉……

费县也是琅琊郡的,并不知道自己这辈子和诸葛亮成了“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綜漫]你未婚妻真棒 寡妇女[民国] 官家(福宁殿) 絕對一番 什么,盼来的妹妹可是福宝! 福院C線 穿书之浮梦三生[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