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茶,说完一大堆,他就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喝干了。
萦芯满意的点点头,这人可以用。
等夏收时让青山去请他试试,不行自己再出面。
“刘太承家有刘氏的家产支撑,靠收城西几处房租过活,城外也有地,不过今年都种绿豆了。对庄户比较严苛,对自家下人也就那样。
两个儿子都有学堂上,好像女儿也开蒙了,打听不出是不是他教的。
不过这人嘴不太好,总有……呃……放浪之言。”
一郎想了想,才找到个不太准确的词形容他。
“我跟了他半个多月,发现他去……去花巷比去茶馆多。还常常请熟人去酒肆喝酒,喝多了不管人家说什么他都反驳,熟人走时常说,要不是他请,肯定是不来的……”
因为此人行径不好跟小娘子直说,一郎支支吾吾的。
“对那乞儿呢?”萦芯问。
“还行吧,也就是骂几句不长眼,就走了。”
点点头,萦芯心道,果然刘太承不合适,不止他行为举止不妥,家境小康,他也很难向下看。
“我知道了,把万杵的记录整理好,等青山回来给他,他知道怎么办。你辛苦了,赏你千钱,大热天的来回跑,休息两天吧。”
一郎并不缺钱,他有小娘子给的探子经费,虽然不至于乱花不用报账,但打听时请人吃喝、给点赏钱,都是常态。
他更高兴能给小娘子做事,闻言行了一礼:“并不辛苦,小娘子赏多了。”
“没事儿,拿去花吧。”萦芯一笑,让他回了。
不愧是李家养大的门子,尽得李小娘子散财真传。
一郎得了千钱,当天下午就全花了。
他买了许多便宜的纸和笔墨,就等着青山回去时,给他在南地的几个兄弟带过去,督促他们学字。
他自己倒是不用留,家里并不缺给他使的。
因着这几次给小娘子作探子,一郎似乎摸到了她在南地有某些布置,只希望南地的兄弟们能出几个有悟性的抓住机会。
他们总比南地那些农户对小娘子忠心!
青山这次是跟着麦芽的车队自己回来的,依旧住在老宅。
接了一郎拖他带给兄弟的东西,青山别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道:“你写一封信给他们吧,有几个的确没个进取心。”
让青山这一点,一郎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些什么,立刻写下一封比狗扒拉规整不了多少的信。
青山别开眼睛,心想,你还督促你兄弟?你还不如他们呢!
没办法,一郎的字也颇有小娘子的风范呢!
自“晒书节”头一天,华城守高调的在余甘茶馆换了四本书开始,每天县里都有一个掾佐或者书佐去换书。
上行下效,就是没有家藏的,也想在费县唯一的一个书肆买本孤本去换。
可惜,书肆现在除了一些常用书籍和一些咳咳书,其他正经新书、孤本收到了就送李家去,根本没库存。
要不叫李家基本是书肆最大的主顾,买书从不讲价,就他家开茶馆免费给穷人抄书这一样,就得让书肆从主家到掌柜都钉李小娘子的小人儿,咒骂她绝人饭辙!
李家常用的六个佣书人自被李小娘子选中,从未停歇,年下都在给她家抄书,膀子都要抄断了。有一个为了争这笔钱,脖子扎着针灸还要挣命的抄。
余甘茶馆怕这次“晒书节”把他们累死,再贴榜文,高价雇佣字好心细的平、庶文士来帮忙抄书。
火热的六月底,费县同十几年前洛阳的一样纸贵时,来取今年的调珍酱的行商们到了。
由于有这半月“晒书节”预热,费县贼曹们不敢得罪许多外来的文士,李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