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3章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与他在家时差不多,要等阿耶回来一起搬去新宅。

四月初三当日就宜搬迁,新宅已经布置妥当,随时可以入住。

是以,牛车都未卸,李清只在老宅的前厅跟董暾意思意思的休息了一会儿,吃了在老宅的最后一顿午饭,就带着儿女搬了家。

临走前,萦芯取出早就备下、价逾千钱的厚礼,李清亲登门自给四邻送去,以谢他们近年来对自家儿女的护持,并邀请他们四月初八去新宅“燎锅底”,认认门儿。

日已过午,一家三口到了新宅。

正门洞开,大管家青山打头,后面跟着三个管事和一众能出前院儿的仆人,从门内迎出,一水儿的青边黑底的窄袖单糯。

众仆分两列,高声给头次见面的家主见礼。

“下仆青山,见过家主。乔迁金谷晓,花报玉堂春。恭贺家主移居新宅!”

青山拽过文,后面一众仆人都齐声道:

“见过家主!恭贺家主移居新宅!”

李清喜形于色,点点头,道:“好!”

董暾也下了车,打量李家一众新仆。

青山请家主将门楣上的红绸揭下。

董暾抬头一看,门上牌匾以隶书写着“李宅”二字,其字平正安稳,正是李清的笔迹。不由暗赞,李小娘子真是孝顺。

李清请董暾入内,大郎自觉带路。

大门五步远就是照壁,扑面一副山水。

画里,日照紫烟下,山高处壁立千仞,云绕鸟飞,山间竹林繁繁,林下一条清溪,穿过山下叠叠麦浪,又隐入原处青山。

知音二人都是捋须细看。

良久,董暾叹道:“其景写实,其风清正,其情淡泊。”再见落款,只两字,萦芯。

不待他们问,大郎笑吟吟的解释道:“这是小娘自取的小字。收绩乃萦,环草含芯。”

画的原稿他已经要来,挂在自己书房了。

董暾惊道:“昔日闻听蔡氏文姬少时便精通琴棋书画,而今某竟然有幸,要亲见李氏小娘成名了!”

李清乐淘淘的谦虚道:“温阳兄谬赞,小女才疏学浅,不堪与蔡文姬同比。”也不知《急就篇》最后几句她学没学明白呢,竟然开始学《通俗文》了。

李小娘子也抿嘴一笑,大大方方道:“不敢欺瞒董世伯,小娘画只一般,另外三样一窍不通。不当世伯夸赞。”

“那也不错了,小娘子才几岁?”董暾并未收回称赞。

众人绕过照壁,里面是一大五小,六个半人高的青瓷大缸。缸外分别绘着莲、菊、兰、竹、梅、松,缸里养着彩鱼和碗莲。

这是萦芯自己布置的招财风水,时下是没有的。倒是让光秃秃的前院儿多了许多活气儿。

看过鱼戏莲叶,大郎引着阿耶他们去了前厅。

前厅每个席位身后都有一人高的竹制单屏,正中主位背后的屏风上用竹皮和竹芯本色,编了一副深山迎客松。

常置的六个客席单屏是彩线和竹丝彩编,其上绘以青鸟、仙鹤等仙鸟,或在林间正羽、或在云端展翅。

李清和董暾跌坐于细密的青席上,捧着下青上白的渐变色素瓷,浅呷一口淡茶。

茶香竹香缭绕周身,感觉自己此时不是在浊世混游,而是在山顶谈仙论道。

董暾原本觉得自己有两个儿子,已经够了。一块叫不上名的茶点下肚,不觉的歪在裹着丝绵的竹靠上,不想再娶的心却变了。

他想生女儿!

若是磬明妻族有合适的能嫁……自家不用她挣钱,只要有这调家的手段……

可惜董暾不知道,曾家不知被哪个祖宗败坏了血脉,遗传就是子嗣不丰。近五代每支能生出两个孩子的都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綜漫]你未婚妻真棒 寡妇女[民国] 官家(福宁殿) 絕對一番 什么,盼来的妹妹可是福宝! 福院C線 穿书之浮梦三生[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