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42章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些不入流的小吏。

幕府之中,一般有秩千石的长史、秩八百石的丞、秩六百石的参军等文武正官职以及秩二百石左右的主簿、掾佐、文佐等等吏员。

也就是说,全塘这个两千石的官员,有直接任命全德在他手下以千石级别正官入职的权利。

等全塘开府的消息传遍广固上下,会有多少有心出仕却苦于没有空缺的世家郎君投效全塘?

全塘手中名正言顺的多了人手,不就相当于陛下多了臂膀吗?

这还只是人事任命这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全塘一旦开府,就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意味着孙瑾给了全塘作为臣子最大的自主权!

全塘的自主权放到最大,不就相当于用陛下得了一份巨大的权力操作空间。

以全塘如今小三公的地位,让他开府本该是应有之义,可是既然最开始任命他做录尚书事的时候太上皇不给,刚刚登基的陛下便跟实权一起押着没给。

如今,御史台的实权全塘还没拿热乎,开府之权又到手了!

开府之权后面,基本都会一同赐予“仪同三司”和“赐节”两项。

仪同三司指非三公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待遇,如果太上皇给了那就是给全塘涨待遇、涨工资,这些虚名啊、钱啊什么的,顾毗相信全录公是不在乎的。

重要的是太上皇会允许陛下给全塘赐节吗?

是“使持节”、“持节”还是“假节”?

不同赐法虽然礼仪不同,却都代表全塘有了诛杀千石及千石以下官吏权利!

若是假节,全塘甚至杀得犯军令者。

不、不、不……

肯定不是假节!

顾毗机械的恭送太上皇离开大殿,疯狂运转的脑中无比确认:

以陛下对全录公的信任,太上皇势必不会让全录公有机会接触军权的

——那不就是给全录公机会效仿诸葛亮霸府3了么!

见陛下命小黄门召来尚书令拟旨,顾毗下意识要行礼退出大殿,却被难掩喜气的孙钊叫住:“无妨,此后子治(顾毗的字)要与录公共事了。不必如此生分。”

“……是。”

有了这一句解释,顾毗瞬间抓住了重点:

原来在刚才寥寥几句话之间,太上皇把察事司和他给陛下了啊……

所以,太上皇是决定不把察事司交给别的宗室,而是给全录公了吗?

全录公开府后,如果全掌察事司,以后察事司就有了个正经衙门,更不必挂靠在羽林卫下面了……

太上皇赐下的幕府府邸就在全府左近,也就是说如果全录公要嫂嫂代持察事司,只消继续以师徒教学之名就可以了啊……

一直不想亲身涉足察事司的嫂嫂……能同意么?

顾毗看向面色为难的全塘,见他对着自己无奈摇头,便知嫂嫂再也没有拒绝的余地了。

,!

其实孙瑾松口给全塘开府,让他掌察事司,就是想在朝中诸臣和宗室因为战启蠢蠢欲动的时候,暂时启用周身牵绊还算干净又与桓楚有世仇的李萦芯。

孙瑾注意到李萦芯,主要是因为她滑不留手的次数太多了。

从最开始她通过孙钊踢爆顾氏被别国奸细谋算十数年开始,孙瑾是怀疑过她的。

倘当时不是顾氏父子同日而亡,顾禺的遗折上又着意提及了李萦芯,一个叫他心生怀疑的寒门女娘,管她什么皇族遗脉、无不无辜,除掉就是了。

可她却能踩着孙瑾的底线,运用时事和偶尔展露的才能,一次又一次的从孙瑾的指缝中溜走。

偏她每次溜走后,为了能“干干净净”的站在边儿上看戏,竟然把顾毗这个遗传了顾氏纯臣脑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哪有桃花不出墙 吸引特殊人群的我药丸 摘星(1V1伪兄妹) 鬼醫狂妃又颯又強 [綜漫]幹掉屑老闆就回老家結婚 叶暮沉沉楚天阔 被豪门抛弃后,假千金高攀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