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一方面是用诸王众建屏藩以卫京师’,一旦京师有变,裂土临民并手握重兵的藩王们随时可以起兵勤王!另一方面则 是诸王守边塞,提防蒙元残余势力再一次南下入侵中原。”
老朱和徐达都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虽然老朱在分封诸王的时候存在很大的私心,但是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毕竟大明朝定都应天府,偏安一隅。
而北方边境还有北元等诸多势力存在。
如果北部边境不能得到巩固的话,大明王朝还是十分危险。
于是,朱元璋采取了分封制,让自己的儿子们去北部驻守,自己儿子为自己守天下那绝对会尽职尽责,确保天下太 平。
而且朱元璋分封藩王得同时,也削弱了他们的实力。
不但规定藩王们不得随意私自离开自己的封地,就连进京时间也要错开。
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藩王们相互通气, 一起造反。
更何况京城的京军数量达到百万之巨,而所有藩王拥兵也才四十余万。
而且作为明朝最重要财源的江西、江苏、浙江三省都紧紧握在中央手中,这几个地方占了明朝税赋的七成以上!
所以老朱觉得天下财辅尽在中央政府掌控,又有百万大军坐镇京师,所以各地藩王除非是脑袋被驴踢了才会起兵造 反。
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件事,他自己就是在鄱阳湖以20万击败了陈友谅的70万,才最终得以问鼎天下的。
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从来不吸取教训。
·求鲜花…0
老朱也是人。
所以他也不能免俗。
而且坐镇边塞的诸多藩王不但常年与蒙古人打交道,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麾下的兵马虽然不如京军数量多, 但是却都是百战之师。
等他和朱标百年之后,第三代的继承人能压制住这些拥有骄兵悍将的藩王吗?!
显然不能。
所以到时候天下大乱就不远了。
比如说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等等。
而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在太子朱标和朱元璋先后逝世之后,大明帝国的第三代继承人朱允灼继承大统,第一 件事就是着手削藩。
然后燕王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起兵造反。
最终攻陷应天府,造反成功。
如果老朱知道自己仅仅过世4年,自己的好大儿就起兵造反的话,会不会气的棺材板都压不住啊?!
所以不管分封藩王的制度制定的再完善,兄弟阅墙的祸事都是不可避免的。
这也是叶瑾将分封藩王的国策定为最粗鄙的国策的原因。
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国策就应该扫进垃圾桶里了。
但是老朱倒好,居然又从垃圾桶里给捡起来重新用了。
所以说你是‘小农思想’作祟, 一点都没有冤枉你。
“而且朝廷在分封藩王的时候,也制定了诸多的限制政策,比如说京师驻扎的三大营全都是精锐之师,完全可以应 付各地叛军。而且江南之地乃是我朝赋税重地,只要将江南地区牢牢掌控在朝廷的手中,朝廷就有用不完的钱粮。”
“中央朝廷又有百万雄师,又有赋税重地,所以陛下和朝堂诸公才会觉得万无一失。”叶瑾又说道。
老朱和徐达对视了一眼。
这小子不是说藩王制度十分落后吗?!
这会儿怎么夸起来了?!
老朱好奇问道,“你既然知道藩王制度有诸多好处,那为何刚才又信口雌黄?!”
“是啊,藩王坐镇边塞,又能拱卫京师,又能抵御外族入侵,怎么在你的嘴里就变得一文不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