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三十九章 君心似海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这个董伟是个在军中当政委的料子。应该回去与阿耀谈谈,收一批能言会道的忠心之士为政委。

华昭的目光越看董伟越满意,再看董卓、董信,董氏一门三兄弟都不简单。

难怪阿耀说:落泊的寒门,豪强世家的微末旁枝,见识都远远超过底层不识大字的黔首,应当先在此类人中能够寻找出文武之才。

培养底层劳动人民,的确是来日方长。为他们开智、扫盲,这就需要十几年时间。

看来,只能如阿耀所说的那样,先拉上来一批、打压下去一批,以后,再拉一批,再打一批。

打压下去的,为了名声,为了争权势地位,只能展现品德,他们会开孰讲学,会降低租税。

唉!希望这些举措能够让更多人识字、更多人得利吧!

华昭自当太后以来,翻阅了大量的朝廷卷宗,二道身外化身走访天下,真是千疮百孔的大汉。

也难怪阿耀当初不愿意夺舍刘宏,身在皇位,即得利益一方,又是替士族背锅的重点对象,想造反都找不到同盟。

自己在西北,希望在河北的那一道化身能够寻找到张角,还得收服他,授与他点真本事,便于为人民服务。

弱肉强食,自然法则。

大汉的土地只能够养那么多的人,而种植技术提高,良种扩种,都需要时间。

逢上这小冰河时期,始终是要淘汰掉一批老弱病残的。

董卓都能感觉到天使盯着兄长的灼热目光,也能感觉他在打量自己三兄弟。

天使是陛下的师兄,千里来送粮饷,绝对有带着考查军中人才的任务。看来,自己三兄弟的机会就要来了。

想到这里,董卓环视众人,沉声道:“如今,咱们有粮有饷,绝不能够再像往日一样,纵容下属士卒去祸乱百姓。

我们是大汉的兵,就应该如陛下所说,应当护土开疆,保家国护万民,而不是匪,见人就抢。

谁若是再因抢掠百姓而玷污了军士的民声,为咱们头上的天子脸上抹了黑,可别怨我董卓翻脸不讲情面。”

华昭点了点头,心道:有觉悟就很好。看来,董伟、董信也缺一张忠心符啊!

而且,阿耀果然没有说错,能在乱世军营中活下来,还青史留名的董卓不可能是《三国演义》中的那一类莽夫。

这有勇有谋的董氏三虎,善谋又善治军的三兄弟,若不是意外在平羌胡之乱中死了两个,未来真有造反成功的可能。

不彻底收服可惜,那么…

“仲颖兄放心,我看咱们的兄弟都是西凉子弟,血性男儿。不缺粮饷,不饿肚子的情况下,绝不会有往日那般的行径。”

“对对对…”众将士都如小鸡啄米般直点头,感激的目光看向理解他们的天使。

华昭大步走过来,微笑着看向将士们,“过往不昝。以后,朝廷不会拖欠你们的粮饷,你们只管保国护民就是。护民也有功。”

“哦耶!”

“董校尉治军有法,两位董司马也有勇有识,我会向陛下举荐三位,希望早日看到你们成为将军。”

“谢天使!”董氏三兄弟齐齐拜谢。

他们皆从诏书中的“护土开疆”一词上,看出了新君有孝武帝之风,有剑指西域之外的野心。

军营中有个臧旻,他很了解西域诸国,更知道在更西边还有一个贵霜帝国,贵霜帝国之外呢?

华昭也趁此良机,又费去了两张忠心符。在他们内心对天子最赤诚热爱之时最有效。

一张符内一滴天子血,看来还得给阿耀多补补血才行。

阿耀不敢去试验人性、人心,也不欲以德服人。能有手段强硬收服勇将悍将,当然要用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四合院从1962开始 从木头开始打造传奇舰队 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赤旗 世子你别乱来 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