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五十二章 兵家豪强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六月初二,辰时至,朝阳放射光芒之时,又一批学子分别进入崇政殿和德阳殿,参加第二场考核。

这些学子中,有些是同时参加两场考核的学子,有些则是只参加这一场的学子。

当然也有部分不擅兵略的学子只参加第一场,不参加第二场的。比如:孔融、边让、钟繇等等。

初二与初一的流程一样,学子们只见到光洁竹简上的题目变了。

昨日为“富国”,今日为“强兵”。

随着一声“考核开始”,学子们对着题目凝神静气,苦思良策。

李进掩眸先揣测了一番陛下此举的用意,而他们作为出身豪强,研习兵家的子弟又应当如何办。

思来想去,他还是觉得应当接下天子抛来的友好枝条。毕竟,大汉养士四百年,天威犹盛,与天子作对,尽管这个天子年少,亦可预计难有下场!

沉吟良久,李进最后咬牙、坚定了眼神而郑重下笔。

“前有富国,后有强兵。富国与强兵乃一整体。臣昨日已谈过富国之术,今日就只话强兵之策。

强兵之首要:自上天子而下至各级朝臣、将军、将佐,皆需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百姓至上、官兵第一”。

次要则为:自陛下而至各级将军、将士,需要“常怀爱兵之心,恪守为兵之责,力行育兵之举,善谋强兵之策。”

再要则是:着重提高将士之各项素质,盖从各州各郡的现实情况出发,加强将军兵士之身体强健素质、学识教养素质、忠君爱国思想素质。

加强军事技能,则如:提高个人武艺、格杀作战技能、团队阵法技能,指挥作战技能,从严治军。沙汰老弱病残以及纨绔子弟。

尾要则是,第一不断提高各边军对异族的杀伤震慑力,第二不断提高郡兵打击各类匪患,以及,招安说服他们归服王化的能力。”

田丰、沮授、高顺,他们仨有个共同处则是,都认为边塞异族反复无常的动乱拖累了大汉的经济,京师的纨绔子弟加入又使得本为大汉精锐的羽林军作战能力降低。

当务之急,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凡是全军中的老者、病弱者、武艺不精者,罢归之;

边郡之地多山险峻,军中的老马、病瘦疾马、不堪驱逐马,一概不可用。

这样沙汰过后,可做到兵精马壮,作战必胜而力倍增。

另,沮授还建议说,“今大汉天下有了助农良械曲辕犁、翻转水车等,民有时闲矣!

应当籍民于官,不离乡里,农隙教习武艺,其余时则归家,有警急则集守备。今若置之,不费国家之用,足为天下根本矣!”

这就是好比是唐朝时的府兵制度,后世的民兵制度。都是在乡里设置乡兵制度,国安时为民,国危时为军,最终是为保国安民。

另,田丰则有指出:“光武帝曾因兵日益多,官日益冗,财物有限而支费无涯,从而并校营、减官员。

国之所以贫也,然则富国有术乎,必先用意于兵,然可言富国术。臣故曰今之为政,强兵为第一事,富国为第二事。

富国之策略,臣已于日前呈现考核竹简之上,在此不赘述也。”

考场之上的每个学子都与李进、田丰、沮授、高顺几人一样,都有自己的一套富国强兵之策。

他们洋洋洒洒,将心中所学和胸中抱负一并呈现在了竹简之上。

他们的策论或有相异,目的却是相同。

那就是以多智谋或善武勇而获得天子赏识,进而入仕。

或为文官,或为武将,治国安邦,以期强大自己和家族,赢得生前身后名。

又是一个时辰之后,随着一道深沉的钟声响起,预示着这场考核也已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四合院从1962开始 从木头开始打造传奇舰队 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赤旗 世子你别乱来 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