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家具款式。基本落实,明清家具所用木材大致有如下几种: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铁梨木、红木、楠木、影木、乌木、黄杨木和榉木等。我们一致选了紫檀木。
寇总也介绍说:“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 有“木中黄金”之称。紫檀木主要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其次是交趾,我国粤省、桂省也产紫檀木,但数量不多。紫檀是常绿亚乔木,高五六丈,复叶,花蝶形,果实有翼,木质甚坚,色赤,入水即沉。紫檀木分新、老两种,老者色紫,新者色红,均有不规则的蟹爪纹,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颜色呈犀牛角色,久暴露在空气中则变成紫黑色。它以绞丝状的年轮为多,虽然也有真丝的地方,但细看总有绞丝纹。紫檀木鬃眼细密,木质坚重。
制作紫檀家具多利用其自然特点,采用光素手法。因其木质坚硬,纹理纤细浮动,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如果雕花过多,反而会掩盖木质本身的纹理与色彩,那就画蛇添足了。
在明代,紫檀被皇家所重视,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及郑和的7次下西洋,加强了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在各国与中国定期和不定期的贸易交往中,也时常有一定数量的名贵木材的进口,其中就包括紫檀木。但这些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庞大的上层集团的需求,于是明朝政府又派官员赴南洋采办。随后,私商贩运也应运而生。至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优质木材基本被采伐殆尽,尤其是紫檀木,几乎全被捆载而去。截止到明末清初,当时世界所产的紫檀木绝大多数汇集于中国。清代所用紫檀木多为明代所采,有史料记载,清代时朝廷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尽,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代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木材。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购紫檀木的记载。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绝不能放过,要悉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全部被皇室收买,这些木料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了一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禧60大寿过后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时,已将仅存的紫檀木全数用光。
鉴定紫檀木的几个绝招:
1.看
对照紫檀木的纹理特征,仔细察言观色。最好准备不同纹理的两三块正宗紫檀样板,比较着看,看多了就能找到识别紫檀纹理的感觉了。
2.掂
掂一掂紫檀物件,一方面通过掂,看其是否达到紫檀木的重量(该体积应该达到);另一方面在掂的过程中注意手感。一般来说,掂紫檀物件的数量超过八百件,就有手感了。
3.闻
用小刀刮一下木茬,闻一下木屑的气味。“檀香紫檀” 有淡淡的微香,香味过浓者和无香气者都可能不是真品。
4.泡
用水或白酒泡紫檀的木屑或锯末。紫檀木屑泡过水的浸出液为紫红色,上面有荧光:紫檀木屑用酒精泡过之后可以染布,永不掉色。
5.敲
用正宗的紫檀木块,最好是“ 紫檀镇尺”,轻轻敲击紫檀物件,听其声音,紫檀木的敲击声清脆悦耳,没有杂音。
鉴别紫檀其实并没有捷径,唯一能做的就是勤看、勤掂、勤闻、勤泡、勤敲。”
整整一个上午,寇总介绍紫檀木木料,家具款式等,让我感受到各行有各行的道。
中午,我约了寇总,林教授到御厨一起吃饭,我也电话告诉宁宁让她直接过王老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