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64章 番薯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第三季水稻收割完成大员岛进入相对空闲的时间,之所以称之为相对空闲乃是与北方严寒只能彻底猫冬比,在大员岛此时仍然可以进行一些农业劳动的。

比如稻谷之类不可能种植地上还有一些蔬菜在生长,比如北方土壤冻结根本挖不动,这里正好乘闲一些将水渠、田埂、道路等维修一下。

如果种植一些冬小麦为防开春雨水多这时要开好沟,要开沟的还有那油菜田。如江南还要整修桑树,在大员岛这时桑树才是苗,准备接下来嫁接,明年才有第一批桑苗,这方面此时没什么要忙。

其它鱼塘也要进入抽水捕鱼、清塘阶段,清塘就是把淤泥挖出来倾倒在耕地上,那淤泥很肥沃也是这时江南最主要的农家肥之一,不过大部分淤泥在河流中捻起来的。

所以移民们来大员岛一年丰衣足食劳动强度也大,让北方人特别不习惯。丰衣足食的原因之二为他们有足够的耕地及足够的畜力,还有更好的农具。当然还有全家大小齐上阵的因素,在拔秧插秧时六七岁的小孩也会去干活。

对此常洵觉得移民这时的收入确实是与他们的付出有差距,差距的原因之一还是他的租子,因此有些惭愧但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后补了。

这后补之一就是在农业机械化上及早发力,虽说机械化必须解决动力,可在这时代用畜力耕地一张犁还是二张犁效率就差了一倍,再组合上耙地效率就等于三个人干活。

合作社化也让重型农具买得起用得上,手动的插秧机也可提高不少效率。关键这方面研究机械化了仍然有用,因此第一批移民到大员岛,常洵已经安排设立一个农业综合研究院。

当然说是院其实只有十几个人而已,不过研究项目包括水稻改良,其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水果干果、菇类、林木等改良,包括畜力、手动机械化也是之一。

只不过此时水稻与机械化优先,经济作物甘蔗优先,其它只能一步步充实。反正有这架子有什么填什么,比什么不做好。

如水稻甘蔗先找一些品种来对比种植为第一步,挑一些异变种子培养为第二步,简单杂交培养可以稳定种植种子为第三步。

其实这时能从变异种子中培养出一个二个,适宜一个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种子已经可以支撑很久了。为什么如此说就是人口压力还不大,如大明这时即便是按最高估计二亿人,用此时开垦的土地种植高产一点种子,人均八百一千不可能六百以上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为什么没做到很简单朝廷连基本水利与粮食调运,在大灾时适当转移一些人口去其他地方等也没可能做到。如即将发生的北方大旱造成的饥荒并非是真颗粒无收,如果真如此那里就会形成大片空白的无人区。

可十几年过去了陕地还有大规模战事,没有粮食怎么打?所以明末陕地连续大旱造成大面积大幅度减产是肯定的,水利完整一些灾荒会轻一些,再运粮赈灾加移民就食度过难关不难。

除此以外这时生产技术传递很慢,不少增产措施、优良种子也普及不开。主要是官府在这方面无作为,所以这时只要组织力好一些,将水利搞好一些,推广先进耕作技术加优良种子大明就不大可能到处有缺衣少食的人。

所以常洵要让大明人吃饱在现有基础''挖潜''就可以支持很长时间,只是他有后世记忆当然不肯如此''偷懒'',再说了他对农业根本不懂具体种植,可只要少许投入因为实在原始进步空间极大。

此时如麦子才一二石,增产一石肯定不困难,亩产七八石才不容易,因此他设在灵山岛对面珠山脚下的农场,仅投入试验经费几千两,到这时就有了一些成绩了。

这成绩有扩大与改进农家肥,让土地肥力增加而增产上试验普遍可以达百分之三十以上。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家父,曹孟德 冷清王爷精灵妃 我在火影证仙王 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 大唐春色,风流太子李承乾 穿越到鹿鼎记做韦小宝 匪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