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8章 新规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灵山岛、大员岛都举行团体年夜饭,中左所这儿也不例外。只是灵山岛变化最大,大员岛移民所在之地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只有中左所变化最小。

首先到这时岛上的人变化就不大,整个千户所的人包括千户基本上都没有离开。为什么如此那是卫所这时根本没有土地安置他们,有官职的小旗、总旗、百户、千总之类只有少数几个低级官,才在其他千户所有硬档亲戚继续保留官职,大部分不管常洵是否认他们的官职也没走。

为何如此走了官职很难保留,就算是官位仍有坐冷板凳肯定是百分之百。而常洵这里圣旨没有提到这事,那是事太小了不可能写在圣旨上的,但会认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他们还是赌这个了。

千户所只走了少数几个小旗总旗,再大一点也不大好安排实职。其他在中左所耕种的农民,海边捕鱼的渔民何苦要离开呢?这里成为福王封地还是大明土地与他们毫无关系,反正常洵如大明政策一样他们干什么离开?

就算是盘剥厉害一些他们才会考虑离开,但十之八九走不了的。离开这里耕种的土地搬不走,渔民驾船就可以离开,可离开这里其它地方安家也不容易啊!

知道圣旨将中左所封给常洵岛上之人十分忐忑,最为难的是那些卫所官。因为成为封地乃是整个岛屿,之前大明的规矩不知算不算?不算这个变化最吃亏的就是他们了,想调走他们都是没什么过硬关系的,卫里没土地让他们搬家,也没有官职可以安排他们。

还有岛上的地主也是担心他们的土地怎样处理,过去免税的还多一层忧愁。可千户所军官走不了地主土地搬不走,只能等常洵派来的人会带来怎样的政策,听天由命。

而且是一宣布再找官府无人理睬,常洵的人一时未到这时间成了无人管的弃儿。七月底古正方、章谦义、施悌三人带了十几个人来到了岛上,众人才松口气。

那并非是觉得他们肯定会带来好消息,而是终于等到命运的宣判,不管好坏至少好在不必牵肠挂肚睡也不踏实了。

关于常洵的方针乃是由古正方宣布的,他虽之前是郑贵妃身边的宦官,来这里却是负责民政方面的事。那并非是常洵喜欢用宦官,而是他至今接触最多的仍然是宦官,还是郑贵妃翊坤宫的宦官。

实际上此时他封了王,在宫中也有了独立的宫殿那宫殿仅是名义上的。在宫中进出不方便外面有王府可用,于是他仍然住在翊坤宫,毕竟他还未到十岁远未到必须与母分居惯例。

再说宦官给人粗俗无文的印象,可他们中不少年幼进宫的识字率颇高,整体识字率可说是大明最高的群体之一。

或者说他们中有几个达到秀才程度?这就是在硬怼了,那是因为让宦者识字方便他们办事,只有少数人才获得多一些受教育机会,那也不是可以与一心考试的读书人比较的。

这个不可比并非是智力上的,最根本的在于宦者受教育只是为了可以办事而不是考试。这时考试乃是精研四书五经微言大义,而不是知识的广度深度。

如果说这时的秀才胜过后世大多数大学古文教授绝对没问题,可就是那些进士的数学也没几个超过后世的小学生,那是双方不在同一个方向用力。

还有宦者常洵接触多熟悉他们的性格,一二年前就开始有意接触他们,并进行一些引导,比如让他们多看一些他提供的杂书。

还有针对他们最为人诟病的贪婪问题作出了安排,向他们保证只要不犯罪错,等他们老了会设专门机构安置他们,并享受之前七层或以上待遇,具体拿几成看他们的功劳大小。

有这样的原因与措施常洵这时所用的宦官比例确实是有些大,但比例大基本上也不会有大问题。为何如此说的原因在于这时常洵三处地方都是草创,出不了大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庶子之征 权驭大明 寒门风骨 首辅家的小农妻 重生为杨广:我在隋朝耍流氓 杨广重生记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