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七十五章 七夕至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七夕,最早来源于唐国,大化改新后引入日本,又称乞巧奠。与唐国的七夕不同的是,日本本土化过的七夕除了唐国牛郎与织姬(织女)的爱情传说以外,还有一个棚机传说。

这个传说大致的内容就是古时有一少女名唤棚机,为了替村庄消灾解难,在水边织衣祭神,最后与神明结为夫妻。以至于后来日本人直接在日语读音上把七夕读成棚机,在《万叶集》中也把织女称作“棚机津女”。

而回到历史,在公元七世纪的持统天皇统治时期,就在皇宫中举行过与七夕有关祭典,在平安时代又将祭祀神明改为祭祀星象。

当时天皇会举行御览相扑并赋诗宴饮。宫女们则会祈求“芸事”进步,也就是祈祷如琴艺等各种技艺提升。

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并引申出各种本土习俗。

“传说中于河湖瀑布附近织布祈福的棚机,以《古语拾遗》来看,应该就是织衣以取悦躲藏在天岩户的天照大御神的天棚机姬神来至人间。”

在兼定面前,身着茶绿色绣叶吴服的不破叶正绘声绘色地讲着与七夕有关的神话。看着这不破八幡宫的宫司小姐,兼定下意识地摸了一下佩戴在身上的御守,说道:

“阿叶小姐不愧是小宰相,难怪八幡宫里都说阿叶小姐早少极慧。”

兼定边说,手上却不停翻动锅面的竹签,想看看到底熟没熟。

这么一搅动沸腾的汤水更是飘出诱人的香味,配合上外面虽然已过黄昏却仍然阵阵不息的蝉鸣,让这夏夜更具风情。

如今这个夏天已经到了七夕。前些天兼定专门授意中村御所城下町的奉行们鼓励居民们举办七夕祭典。

一来兼定是为了庆祝一下土佐的平定;二来则是活跃一下城下町的经济,借此推动中村町的商贩活动,看看能不能让座中商人们有些妥协;三来则是土佐一条家长期以来都在土佐搞的“文化下乡”运动,毕竟中村城号称小京都嘛。

也是万幸日本没有守孝的说法,不然兼定还得担心会有家臣以什么先御所殿亡故的理由阻挠自己。

“我来吧,殿下。”

秋利康次亲自从后厨又端了一盘丸子串来。

“嗯。”

弄了半天的兼定也有些疲惫,便让康次来接了这伺候锅子的活,又与阿叶聊起天来。

“阿叶小姐颇为博学,今天我也是学了不少啊。”

“殿下过誉了,不过是在家中听父亲讲些书上的故事罢了……”

阿叶说着说着下意识地就咽了下口水,眼神不住地往那锅里瞟。

兼定见状也知道小姑娘是饿了,毕竟她也看着自己捣鼓这“御田”老久了。

御田,也就是关东煮。但因为这种小吃起源于江户时代,兼定没法直接管它叫关东煮,所以只能用其本名“御田”。

“快好了,阿叶小姐别急。”

“殿下,我……”

被兼定这么一说,阿叶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只能万幸刚刚响的不是自己的肚子。

兼定在城下町办七夕祭典本来只是他的私人行为,但是毕竟日本现在还是君主专制时代,公私不分常有的事情。一众家臣和国人也得到风声也跑来中村,说是凑热闹,其实也是为了琢磨一条家是否有什么政治风声。

这种情况下,兼定哪怕说不是公事,不必前来,那也有打着“俺们就是来过节”旗号的过来。离得近的不少已经到达中村城,远的就连刚刚上任大高阪山城的二宫惟宗都特意派人来贺节,这个普通的节日莫名其妙变成了土佐一条家的一场集会。

原先不破俊述还在犹豫要不要去。毕竟作为神社来说,棚机也不是不破八幡宫主要祭祀的神明,再加上兼定不久前才来看过那“天下为公”的绘马,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