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八十二章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在夏季的尾巴也不再装做老虎,普通人的秋天才算是到了。

但对于大名来说,秋季从秋收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至秋收结束便也就结束,而秋收无论是对于大名还是农人都是一年里工作量最大的时候之一。农人要加紧收割,大名要严防敌人在这个时候要命的关头一波偷袭。

然而今年对于土佐来说,秋收的压力并不大,毕竟土佐中部大量的土地刚刚从战火中走出。刀耕火种会让土地增肥,但是战耕火种可不会,除非在战场上种田,在坟地里垦荒。所以哪怕使用了新的水力设备,进行了大量的扶持,并更新了农具,兼定也只能做到让中部地区的农业勉强恢复到战前水平往下一成而言。

虽然收成不佳,一些战后受到各种灾的地方兼定还得从幡多郡、大友家与堺町等多方周转粮食,没少在其中花钱,但总算是没有饥荒,在这个不断持续的小冰河期,已经算是不错的赈抚成果了。

而且因祸得福的是,由于今年秋收提前结束,土佐一条家的检地工作得以继续展开,原计划要来年春种才能完成的计划,1550年的冬天就已经基本完成。

当最终报告被呈递到兼定手中时,他兴奋又忐忑地翻开了文书。

当初丰臣秀吉检地,由于对地方大名相当宽容地采取了任由他们自己汇报,所以长宗我部家给了一个十万石上下的离谱数据。

后来山内家争四国第一大名,又报了一个二十万石。两者虽然相隔时间较长,但相去十万石,硬生生翻了一倍,也是离谱。

原先兼定觉得两家的都有道理,山内家当时已经不处在战国乱世,技术进步和生产恢复带来的增产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是二十万石未免有些夸大。而长宗我部家则是处于战国乱世,各种因素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害,所以产量低也可以理解,但同样十万石也少了些。

不过以上都是兼定在穿越前的想法。穿越之后,他自己亲眼见识了这个年代的农业生产有多困难,所以他也拿不准当年长宗我部到底有没有虚报。要知道今年土佐领内的秋收都没有收到十万石。

“十......十六万石!十六万石啊!哈哈哈,没想到啊,等耕作彻底恢复后能有十六万石!”

喜悦让兼定从坐垫上直接站了起来,他是打心眼里高兴,他原先觉得情况再好也不过十四万石,不过十五万石。没想到检地给他的答案居然是预计来年耕作走回正轨之后能有十六万石的粮产,以土佐现在的粮价,这相当于九万左右贯。

见小殿下兴奋,町显古还有一个好消息要汇报:“殿下,这是以目前的耕地计算,虽然已经将国内的隐田查出不少,但是国内仍有不少领地可以开垦,若是休养个一两年开垦土地,我认为再增加三四万石不成问题,甚至还不影响土地的肥力。”

“那件事情以后再说。现在重要的是既然本家已经完成检地,那么日后四公六民的新税制也能彻底推行下去。”

先前土居宗珊和町显古等人就屡次以检地不明为理由表示实行四公六民有困难,最多只能按以前领内产出的大致情况,在一条房基五五分账的基础上下调一成,凑出名义上的“四公六民”。

现在检地已经完成,兼定原本以为这下事情妥了。然而面对自己这个合理问题,町显古却有些支支吾吾,一旁的土居宗珊叹了口气道:“殿下,是这样的,合议那边......合议那边觉得既然隐田数量这么大,那么维持原先公民对半的税制也无不妥......”

“什么?”兼定神色一变,略带不满问土居宗珊:“合议这是又打算抵制新政了。”

“不不不!”一看兼定有些应激的反应,土居宗珊赶忙解释道:“合议那边的意思是殿下减税是为了民众不忍饥挨饿,但是目前检地的情况看下来,四公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