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七十四章 闵一得:学综三教 治身医世2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闵一得来到云南就职,当官的事情没什么好说的了,就在当年,也有人说是1792年,他去鸡足山拜访了一个来自月支的老外。

月支在哪里呢,当时人们的地理概念还比较模糊,以为月支就是西方的一个国家,按《山海经》来讲就是氐国,具体是不是缅甸不好说,大概差不多吧。

这个老外本来是没有名字的,来到大中国后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野怛婆阇,当地人一听,噢,这是什么东东,这么怪啊。于是他就解释说,这是我们那里的语言,翻译成你们的话就是求道之士的意思。也就是说,我来这里,是为了学习你们国家的大道的,顺便再传播点我们的西竺心宗的斗法。

虽然明白了这个名字的意思,大家普遍认为你这个名字又难记,又难叫,你看这样吧,你不是学道来了嘛,这里又是鸡足山,干脆你就叫鸡足道者吧。老外一听非常满意,欣然受之,其实他不接受也不行,人家都这么叫他了,于是多年以后,江湖上就有了鸡足道者的传说。

那么远在江南的闵一得是怎么知道鸡足道者的?他外出游历的时候,不是结识过几个西竺心宗的人嘛,这几位都是鸡足道者的门人,所以闵一得早就从他们那里知道了这个老外的存在,也生出了找机会拜访他的念头。

这里需要先讲一讲这个老外,顺便简单讲一点云南的佛道历史。

首先要先说说这座鸡足山。多数道友可能没听说过它,它在美丽的云南大理,离苍山洱海很近,因为前有三峰,后有一岭,从上面看就像个鸡爪子,所以才有了鸡足山的名字。鸡足山现在是一个风景区,如果进去转转就会发现,里面有好多寺庙,真是好一处佛教圣地。

实际上,这座山最早是道教先占的地盘,大家看看地图就会发现,大理离当年张天师张道陵修道的四川鹤鸣山不算远。云南的巫鬼色彩相当浓厚,随着五斗米道的传入,张家的三官信仰、拜神驱鬼的诸多道法慢慢地和本地原生态的宗教相互融合,所以说鸡足山的道教起步还是非常早的。此后,鸡足山的道统一直有沿续,据记载,成玄英、孙思邈、杜光庭、吕洞宾等很多高道都来过鸡足山,杜光庭还是在这座山上羽化的。

既然道教这么早就把山头占了,为什么又会成了佛家圣地?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其实,佛教传入云南的时间比道教晚不了多少,最初道教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稍占上风,但是随着佛教的后来居上,这种被佛教压着一头的形势基本就没有什么大变化,二教的争斗也很少能胜出,在云南,这种情况也没有例外。

唐代,为了抢占资源,佛道双方各显神通,佛教发挥了能言善辩的老传统,开始编,噢,讲故事。佛教说,我们老大释迦牟尼圆寂后,大弟子饮光迦叶,也叫摩诃迦叶,就是会拈花一笑的那位,按照老大的指点,抱着金缕袈裟来到鸡足山某个洞里面开始入定,干什么呢?等着弥勒降世,这就是三世佛的故事了。如果这话是随便某一个和尚说的,可能影响还不大,关键说这话的人是着名的唐三藏,力度就不同了。原话是这么说的:“莫诃河东,入大林野,行百余里,至屈屈。吒播陀山,亦谓窭卢播陀山”。玄奘说的窭卢播陀山就是鸡足山,不过说的是印度的鸡足山,至于是不是云南的这座山就不一定了。总之,有玄奘的代言,鸡足山被佛教安排了一个迦叶道场的噱头,名震江湖只是早晚的事儿。果然,从唐朝开始,鸡足山上的佛教事业开始蒸蒸日上,眼看着一处处风水宝地上起来一座座梵刹。

到唐玄宗时期,大唐帝国和南诏闹崩了,印象中大理在唐朝的时候是叫南诏,记不太清了。总之,和大唐这个庞然大物闹崩了肯定是件非常头疼的事,小小的南诏国急需找个靠山,要不晚上真睡不着了,于是,南诏和吐蕃开始眉来眼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海兵 大唐:最强争霸系统 医品毒妃倾天下 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清明上河图 帝国第一家丁 晋末的卯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