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二十四章 阴差阳错 (下)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淮王、关雎公主竟然都在,只得又把急欲倾诉的一肚子肺腑之言按回腹内。

今日的淮王,令明帝与沂王俱都感到十分意外,一夜之间,似乎换了个人,此前的严词厉色与愤世嫉俗一概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逊言恭色,举动得体,精神状态也明显自然了许多,时不时也能发出一些出自内心的爽朗笑声。

还解释道,父皇光武、妹子的先后离世对他打击极大,几近失去理智,故此才屡屡对明帝发难。此时冷静下来后,几经反思,才发现实是为了宣泄对亲人思念的痛苦,并非针对某个人,恳请明帝海涵。所谓不除梁松不离京师之约,乃是一时气话,不可当真。如今父皇大丧已毕,阴枫以及窦家兄弟等元凶已悉数被严惩,蠡懿公主之仇也已得报,就准备与诸王不日离京。

不料,这次却轮到明帝严词厉色了,他大喝一声:“且慢!京师乃是国都,云台殿乃是国府重地,岂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戏言之所?既已成约,就须践行!且等着梁松案情的水落石出之日后,再离开京师吧!”

淮王与沂王一听,俱都面色变黄,心中叫苦:“这梁松的案情最是皮老筋厚、盘根错节,且已积压数年,几近修炼成精,而且其本人又是帝婿加遗诏辅政重臣,端的是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一句话,海可枯,石能烂,梁松的案子不可断!”

那淮王更是后悔不迭,只想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真是个愚蠢而勤劳的人,竟主动送给明帝将诸王质留京师的理由,可此时已是欲罢不能。

关雎公主见他二人神情有异,不明所以,说道:“梁松是皇姊舞阴公主之夫婿,博通经书,明习故事,常与京师大儒坐而论道,深得父皇信赖与器重。如今被小人构陷,正好诸位皇兄在京,齐心协力相助陛下断察疑狱,还其清白。为何却要就此匆忙离去?”

淮王道:“我等在京时日已然不短,各自国中都堆积不少事情,须赶回去处置。梁松之事,有陛下在,必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明帝这才注意自己适才竟疏忽了说期限,忙补充道:“十日!”

“什么十日?”淮王与沂王齐声问道。

“朕的意思是,十日之内,梁松案情必破。届时,你等皆可各回封国!”

“十日之内,梁松案情可破?万一破不了呢?”淮王问道。

“破不了,就足以证明梁松确实清白,此前被疑,乃是受人诬陷。父皇在位数十年,从未枉杀一个臣僚,朕更不愿枉杀任何一个无辜之人!”

淮王闻言,忙道:“陛下圣明!这几日,臣弟彻夜难眠,一直在为陛下担心一事,生怕酿成冤案,殃及无辜性命,损害陛下声誉。”

“何事?”关雎公主好奇心顿起,问道。

“就是那骑都尉檀方之事,此人当下正在死牢,不日就将行刑。此事还望陛下三思,一旦人头落地,木已成舟,可就无法挽回了啊!”淮王道。

“他有何冤情?蠡懿公主,也算是死在此人之手。”关雎公主不解,睁着一对浅水双瞳不住来回闪动,望着明帝与两位皇兄。

沂王见她不知内情,当下就把案情简要复述了一遍,关雎公主这才算是明白了整个经过。

淮王等沂王讲完,不待关雎公主说话,抢先道:“此竹简所约之人乃是谢滴珠,并非蠡懿公主;檀方并无行刺蠡懿的动机,也没有杀她的证据。纵观整个事情经过,他完全与之无关,脱离于事外。真正的元凶,除了阴枫与窦氏兄弟外,还有那呈送竹简到宫中之人。故此,蠡懿被杀,臣弟虽然痛心疾首,但檀方实属无辜,若被就此处斩,不仅本人冤沉海底,还令陛下徒负枉杀无辜之名!”

明帝闻言,陷入沉思。

沂王道:“淮王之言,确实有理。檀方虽然有些莽撞不羁,但为人不失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登神之前,做个好领主 海贼:从东海走出来的魔王 十方证道 大汉国士 道祖从通背拳开始 摊牌了,我无敌了 开局荒天帝兄长,我获得满级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