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答言,井然早已笑道:“正是!天下只有这位郑异,拒绝过昔日的太子,当今的陛下!”
臧信登时面露疑色,道:“恕我直言!当初太子、梁中郎重金去请,足下都不出来,而如今终于愿意出来了,为何却只出任区区谒者仆射?”
郑异笑道:“当初,相邀郑某者只是太子,汉律令不得与外臣有私交;如今,太子变成天子,一国之君就无私交,故此郑异不敢违诏;但毕竟拒绝过当今天子,所幸没被追究治罪,能得一个谒者仆射之职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
接着,他望着王平,道:“足下可是阜成侯王梁次子?”
王平见他竟然也知道自己,顿时喜形于色,道:“惭愧,正是他老人家不孝之次子!”
何敞奇道:“敢问王令何时来到的济国?”
王平笑道:“蠡懿公主遇刺后,陛下梳查南、北宫汉军,才发现还剩下我这一个漏网之鱼!”
何敞不解,道:“漏网之鱼,此言何意?”
王平道:“当初,式侯遇刺,先帝一怒之下,捕杀北宫诸王宾客,并下诏各有爵位的君侯不得再在军中任职!家兄沿袭阜成侯爵位,故而退出汉军,而我乃是次子,却身无爵位,只是普通卫士,故不在先帝裁撤之列,所以继续留在宫中。后来,又出了蠡懿公主案,陛下诏令梳查禁军,方才得知我还在宫中,遂令我离开京师。偏巧当时,济王也在京师,故报请陛下恩准,调我至济国担任卫士令。”
臧信叹道:“你是因祸得福,蒙济王器重,尚得以在军中继续效力。本侯则只能整日对空望月,这好不容易练成的一身武艺,就此荒废了。”
郑异笑道:“郎陵侯何处此言?临来路上,我等见城中百业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侯爷必定没少耗费苦心吧!报国未必一定在疆场,能将本地治理得如此繁荣兴旺,百姓喜乐开怀,这不就是在报国吗?”
王平道:“咱们总不能在门外一直站着说话吧,且请各位进入大堂详叙!”
臧信道:“有理,各位请!”
众人随他步入大堂,分宾主落座。
臧信道:“适才郑仆射提及治理,真是愧不敢当。山东乃草莽滋生之地,昔日遍地皆是反王,先帝在此征战时,亦是应接不暇,今天平定了此处,明日又反了彼处,真是没少耗费心血啊!”
王平道:“郎陵侯初到之时,依然盗贼如毛。只不过都是散在各处做流寇,很少敢公然与汉军对抗!”
臧信道:“倒是也有几股悍匪,流窜于济国与隧乡侯耿建、汉泽侯邓鲤、昌成侯刘建与我的侯国之间。起初拿他们并无办法,后来济王出面,把我等召去协商,最后决定调集各国军队,会同各州、郡、县的汉军,合力清缴,方才消灭其大部,但仍有少许顽敌神出鬼没,不时骚扰百姓!”
郑异道:“民以食为天,若能丰衣足食,何人还会起来反叛?昔日盗匪滋生,皆因各路豪杰彼此激烈混战,加之连年旱涝交替,五谷不生,以至四处均闹饥荒。如今,太平清静,得以修生养息,国库里有了粮食,变乱自会越来越少!”
“不错!”井然道,“不过,大汉疆土辽阔,仅一境安平,恐难称盛世。若天下各州郡县及各属国皆如朗陵国这般,方算得上大治!”
何敞道:“正是!若各地均能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百姓自然不会再反。倘若真能如此,我等尚不虚此行。”
“哦!请国相把话说开,此行有何目的?”臧信问道。
何敞一愣,道:“莫非阙廷前几日的飞书中竟然未曾提及?”
臧信道:“飞书中内容颇多,不知国相指的哪一件事?”
“即为黄河、汴渠分流之事!”何敞道,“我等奉陛下之命,前来向郎陵侯通报此事,且分解疏浚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