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25章 温酒论诗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首先吟唱的自然是大周翰林院学士杜衡的骈文,杜衡也是大周的一大才子,自小也是如同姬桢一般,五岁背诗上百首,八岁熟读四书五经,十几岁便开始做诗作文,除了给皇太孙当老师,还为大周修纂典籍,绝对一等一的大家。

李聪也开始抢答:“对账工整,声律铿锵,辞藻华丽,用典居多,乃今朝第一文……”

反正可尽的夸赞,其余士子也抢答,唯有姬武炽唱起了反调:“意少词多,过于追求对偶声律,反而思想表达受到了诸多限制,算不得佳作!”

众人一片哗然,李聪立马嘲讽道:“黄口小儿,竟然如此评价大家之作····”

王一鸣也附和:“就在这哗众取宠,古乐夸赞时抢答,夸不出来时又讽刺,你究竟时那个商人之子也敢来此胡诌?”

鲁国公满脸的汗珠,深怕众人把这个皇太孙给得罪了,毕竟天下也只有他有资格说杜衡的文采。

而姬武炽正得意,根本不在乎众人的批评,只有他心里清楚,这是他老师杜衡自己说过的话。

“国公爷,衍圣公,小女王晚宁,这位公子所言及是,杜大学士自己也曾说过,骈文只有韵律辞藻之美,而无更深的内涵,他的骈文只是兴起而作···”称赞支持姬武炽的,是一位注意姬武炽许久的姑娘,落落大方端庄恭敬行礼,一眼便能看出是大家闺秀,礼部尚书王子源之女。

衍圣公捋捋胡须微笑的点点头,众人非议之声小了许多,只有李聪王一鸣及其不满,李聪道“你那族妹,不会看上这家伙了吧?”

王一鸣愤愤然:“没门,我王家人才不会嫁给高门贵姓之外的人!”

姬武炽不禁多看了两眼那姑娘,然后又跟一只大公鸡一般洋洋得意。

随后又吟唱了几首诗文,姬武炽终于不再发言,给了许多士子争先恐后的夸夸其谈,姬武炽只是与姜莫说笑。

而姜莫的心思自然不在这会场之上,而是琢磨着什么时候溜出会场,打听一下藏书阁的位置,或是结识一下鲁国公家的小郡主。

这是一次姜莫完全没有十足把握的见机行事:上策,歌舞酒会,结识了鲁国公或其小公爷小公主,恰好薛神医又能治疗小郡主的病,化干戈为玉帛;中策,姬武炽夺得头筹,借着众人奉承,也提出去读书的请求;下策,便是了结鲁国公府的格局,让羽涅去偷书;当然还有下下策,让姬武炽用身份地位压着鲁国公给他看藏书阁,这动静太大,引起的反响也几度不好。

而虽然进了鲁国公府,虽然态度已经很恭敬了,还是把小公爷得罪了,国公爷也不理会甚至想要让他出丑,就只剩下小郡主这一条路了。

在姜莫尿遁的一刻钟里,他敏锐的观察下,几乎已经定位小郡主在距离回廊亭最近的厢房里,只有小斯偶尔汇报一下这边的情况,完全不来偌大的中院溜达。

而藏书阁,就不知道在那件屋子了,毕竟殿后院外人也不能随便进出。

回到座位时,正到最后鉴赏佳文的重头戏,又轮到了姜莫在齐国潇湘馆诵的《清平调》,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犹如现代的歌曲一般,几个月便传唱至大江南北了。

姜莫有些羞愧,头都不敢抬起来。

但会场瞬间热闹起来了,有人说诗好,有人说诗差,有人说十青楼中的歌谣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有人直接指责:“定是某个才学之人所作,而某位世子却占为已有....”

老学究衍圣公孔德,捋胡须仔细的念叨着诗句,待会场稍显安静,才品评道:“没有一个赞美之词,却又是极其华丽的赞美,想象力绝非凡人所能及的...”

鲁国公望着姜莫应道:“天下有如此想象力的,恐怕只有诗圣李羽和诗仙张金鹏了....如若真是晚生后辈所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四合院从1962开始 从木头开始打造传奇舰队 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赤旗 世子你别乱来 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