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三十一章 启程,建康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两日后,赵构收到赵鼎的急报。

起初颇有惊疑,绍兴府一无匪患,二无海盗,究竟能是何事让元镇如此急切。

两册奏报,自然的先拿起薄的。

越看,脸上的喜色愈重,看到精彩之处,更是拍案叫绝。

“好!元镇不愧为国之重臣,又为大宋立下奇功一件。”

一众伺候的内侍宫女起初吓了一跳,随即纷纷祝贺,即便他们并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

有了良好的开始,赵构对另一册的内容更加期待。

白野当时写的非常琐碎,购地,买牛,招佃户,农具,肥料的生产制作,鸡舍猪圈等等等。

所有的开销明细一律精确到文,还有鸡鸭鱼的预售,猪虽然滞销,但也给出了评估。

赵构越看越心惊,但是,上面的数字太具体,太有说服力了。

而且,赵鼎也不可能拿这种事开玩笑,那可是欺君之罪。

赵构放下册子久久不语,整个御书房鸦雀无声。

突然,“传众宰执御书房议事。”

都督府中的张浚见到宫中出来传召的内侍,得知立即入宫议事。

一时间惊疑不定,“敢问大官,陛下紧急召见,是何要事?”

那名宦官颔首,小声道,“下官不知,不过,应与绍兴府的赵相公有关。”

张浚听到时赵鼎,一时间百感交集,一别也有大半年了。

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元镇过于稳妥(保守),谨慎(胆小),淮西军虽有动荡,但自己还压得住。

约莫半个时辰,赵构的智囊团悉数到了御书房。

赵构先是将盐田的册子让他们一一传阅。

又是小半个时辰,几人表情不一。

张浚的复杂,张守和陈与义的欣喜,秦桧的无动于衷,若有所思。

见众人看完,赵构微笑着问道,“众卿以为元镇此法如何?”

张守资格最老,率先开口,“哎,元镇实乃国之柱石,若行此法,我大宋再不受青盐之苦,亦是百姓之福啊。”

陈与义附和道,“不若召回赵相公,由其牵头,操持此事。”

赵鼎现在回来,对自己并不会产生威胁,秦桧顺水推舟,“臣附议。”

张浚最后开口,想扯开这个话题,“元镇上奏说,此法乃其弟子所传,不如先传其弟子面对,这白野,有些耳熟。”

赵构笑道,“是那醉贤楼的东家,朕曾派人去采买酒水,竟只给朕5坛,着实可恼。”

随即,又露出一抹缅怀之色,“其父亦是忠贞之辈,虽有过错,哎...朕犹记得其父那一笔好字。”

御书房内一时间有些沉重,靖康以来死难的同僚实在太多了。

这时,秦桧出声道,“可见白家家风清正,子承父志,为国尽忠。”

赵构点点头,又将第二份奏表交给一众宰执传阅。

这一回则要慢了许多,每个人看完都是一脸难以置信。

赵构得以慰藉,这才对嘛,不只有朕出乎意外,着实是太过匪夷所思。

张守已过知天命,此刻老泪纵横,“若此法可成,天下百姓都将为其立生祠。”

因为照白野的设想,以增产后的稻米为种粮,产量还能再升少许,较于原先,亩产能翻上一倍。

并且,这依然不是极限,只是需要时间。

秦桧说道,“即便是有些许夸大其词,亦是功德无量。”

陈与义出言反驳,“不会,元镇为人本就稳重,绝无可能在此事上做表面文章。”

张浚一言不发,此刻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

“众卿以为该如何应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开局明朝:朱元璋是我爹 阴身阳体严世蕃 综影:都市剧的高甜日常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业 火影开局逆生三重 壮哉大唐少年郎 懒妃劫财,王爷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