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六十二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监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还有夹层,里面可以放一些燃烧的木炭取暖,车身也不会有烧起来的可能。御轿的后面还有一挂钩,可以拖拉一些行李,不得不说这御轿是出行办公旅游的必备交通工具,只不过这种御轿是皇帝专属,没人敢量产,因此没有在大明帝国推广起来。

朱熹洛自己一人坐在后排的座位上,坐垫很软,朱熹洛整儿个人都陷进去了,坐垫也是采用的胶皮里面装进水,这样坐上去也会感到凉爽,坐位很大,很适合朱熹洛这样体形的人乘坐。后排的空间很大,朱熹洛坐的也是和舒服,累的话也是可以躺着,也丝毫不会觉得空间很小,而前排只有两个位置,一个自然是司机,负责掌握方向,另一个自然就是郝连德的坐位,基本上也是郝连德专属的,有资格和皇帝一起乘坐御轿的人还真不多,就连宫里的几位娘娘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一路上,路上的工作人员见到御轿,都是停下自己手上的动作,向着御轿弯腰抱拳鞠躬,这是下级面对上级的一种礼仪,早在大明帝国建立初期,就取消了见官要磕头下拜的传统,因为有科学研究表面,经常下跪会让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容易引发腿部疾病。

朱熹洛很喜欢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自己是这个国家的王,万千子民尽皆臣服于我。

车子在华盖殿门前停下,在郝连德的搀扶下,朱熹洛下了车。抬脚进入华盖殿。里面已经有了不少人。都是大明帝国的各部尚书,内阁成员。

大明帝国取消了传统的三司九卿制度,,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刑部,其中兵部由朱熹洛直接领导,不受任何部门辖制,估计朱熹洛也是听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把军权牢牢的窝在自己的手上,自己才能安心睡大觉。而情报部也并不属于新设立的部门,因为曾经它也有一个比较响当当的名字,也是经常在各大影视剧中出现,当然也是反派的存在,那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是朱元璋设置的特务机构,当初直接听命于朱元璋,早在朱重八称帝之前就已经设立,当时是亲军,负责探测军情,侦查京中官吏的大小之事,在与陈友谅作战时就是靠这些亲军为自己获得了无数情报,也起到了很多战役决定性的作用。不过,直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才正式设立锦衣卫,第一位指挥使叫杨宪。在郭桓一案和胡惟庸一案中出力不少,当然他死的也挺惨的。

锦衣卫的前身是拱卫司,后改为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长官皇帝的礼仪和侍卫,直到洪武十五年,才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名锦衣卫,设有锦衣卫指挥使一名,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下面依次设有指挥佥事,千户,副千户,白户等,人员有读书人,也有江湖人员,还有地痞无赖,工作人员素质实在是堪忧。

无恶不作,陷害忠良,那就是锦衣卫的代名词,因为它的名声极度不好,有生孩子没窟窿眼的可能性发生,因此情报部尚书,也就是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没人愿意担任,因此朱熹洛就把这位子给了郝连德,毕竟他生不了儿子,没窟窿眼的孩子绝对也到不了他家。当今圣上点名让他干,郝连德也只能是勉为其难的接受这个断子绝孙的职位。

自打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之后,郝连德就经常的无缘无故打喷嚏咳嗽,有时候窟窿眼会痒,看过好几次大夫,都说是窟窿眼发炎,为此郝连德烦恼不已,郝连德多次请求朱熹洛收回自己锦衣卫指挥使一职,自己年纪大了,御马监事务也很多,自己力不从心,无法兼顾。朱熹洛自然是不答应,在多加了几倍工资之后,郝连德才勉强答应,如果以后有合适的人,自己就立马让贤。朱熹洛自然是应允,只不过已经过了近十年了,这合适的人也没出现。

大明帝国还是沿用了前明事情的内阁制度,设有三名阁老,八部各有一名尚书。左右侍郎,还有一些给事中。

华盖殿在前明时期,就是商议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蓝星李墨 大逆转1979 玄幻:独断万古从掠夺机缘开始 北海帝尊 顾总的隐婚小罪妻 超神:变成凯莎 青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