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六月初一,华耀决定考核富国之论。看看能否有人敢大胆言之。
洛阳皇宫,由各地官吏举荐的士子和没有得到举荐的学子,统统都被打乱,被华耀安排在崇政殿和德阳殿进行考核。
六月初二,华耀则是考核强兵之策。又看看学子们是否有良策。
当所有的士子听说他们将在崇政殿或者德阳殿考核时,皆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他们知道崇政殿是陛下现在上朝的大殿,是与文武百官商议国家大事的重要宫殿。
而德阳殿又是陛下原来上朝和登基的宫殿。
两个大殿的意义非凡,他们被安排在这里考核,可见陛下对此次选才的重视。
那么,此次重要的考核必将被史家们写入青史。他们岂不就此留名竹帛也!
“考核正式开始!”
随着张让、蹇硕二人的扬声高唱,两个大殿内的所有学士皆收敛起不必要的杂绪。
随内侍引导开始跪坐于各自书案后的锦席之上。静心凝神。
干净的书案上,文房四宝皆已齐备。一枚光洁的竹简左上方刻写着两个大字“富国”。
这正是皇帝此次特意挑出的题目。题目越大越难答题。
钟繇看着“富国”二字陷入沉思,大汉积患已久,如今着实民生凋敝,天子出此题目是想寻找出一条合时宜的治国良策?
可当下最合适的良策怕是没有人敢于直抒胸臆矣!
钟繇沉吟良久,最后也只能借荀子之言而夸夸其谈矣!
“先贤荀子《富国》有言:国欲富也,必先富其民。如是: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
裕民则民富,民福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
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圣贤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
大意就是要善待百姓,藏富于民。只有百姓生活好了,他们才有更多的精力去耕耘土地,才能收获百倍之粮食。
这样君王不仅能博得仁圣贤良美名,还可以增加国的财政收入。
与钟繇一样,在场的每个学子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皆一展平生所学,将自己认为的富国之策写于竹简之上。
虽然各有不同之处,但内心想达到的目的都一致,那就是得到天子认可,从而走上仕途。
一个时辰之后,随着咚的一声钟声响起,预示着学子们今日的考核结束。
“考核结束,学子散场,请有序离开大殿!”
学子们放下答好的竹简,起身鱼贯而出,有序离开了大殿。
然后,他们在小黄门的引导下向着出宫的东门青龙门走去。
学子们离开后,一群小内侍来到殿内,将竹简卷起收走,抱往崇德殿内。
崇德殿内,有太傅陈蕃、太尉李膺、司徒胡广、骠骑将军窦武、大鸿胪桥玄、议郎荀爽、太学祭酒郑玄、博士蔡邕、马日?等等。
当竹简被随机分发给各位博学多识的重臣、大儒后,他们便也开始仔细对这些策论进行审阅。
各自取出所阅简中的优异者,最后互相传阅,审评。然后,再综合考虑,一一评分,最终选取出前五十名呈送天子审阅。
这五十个名次,乃是华耀的最低要求。
他要慢慢培植自己的班底,不可能让世家士族的重臣,或者外戚安排了所有府衙的缺员。
上次窦武推荐的二十位士子名单,华耀只批准了两名,一个叫贾琮,一个叫韩馥。
因为这两个已经有个当官的经历,不需要考。
其他的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