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五十五章 招揽贤才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宁心中一喜,连忙再加把力道:“天下一旦大乱,各地烽烟四起,帝国必然分崩离析。大苏一旦失其鹿,天下必定共逐之,各路野心家纷争不休,不知多少黎民百姓将因此受苦。宁不才,欲拟十年而平定天下,凌兄可愿出山助我?”

凌邦笑道:“天下一旦大乱,四方豪杰并起,然宋兄一介布衣,将寡兵微,声势不及百里,名望不出郡县,上无世族投靠,下无百姓依附,不知宋兄哪来的自信,可十年而据有天下?”

宋宁道:“纵观历代乱世,改朝换代,鲜有超过十年者,我若十年未能统一天下,则自然已被他人所害,身死而魂灭。所以,十年后,我要么身死,要么君临天下,除此不会有第三种可能。”

凌邦失笑道:“你倒是看得明白。若我说不管怎样都不愿跟随,宋兄是不是就打算要动强了?”

宋宁道:“实不相瞒,宁确有此意。”

凌邦笑道:“这么说来,我是别无选择了?”

宋宁亦笑道:“哈哈,山中穷困,人才匮乏,宁也是迫不得已,若有得罪处,还请见谅。”

凌邦也不生气,站起身,敛身正式行礼道:“主公稍待,且容邦简单收拾一下就随主公上山。”

宋宁先是一愣,旋即大喜道:“好。有凌兄相助,我无忧矣。”

幸福来得太快,宋宁一时间还未反应过来。之前不是还死活不肯跟随自己的么?怎么突然之间就成主公了?

等凌邦带着家人真的跟着自己走出凌府,又一同上了马车,宋宁仍觉得有些不真实。最后到底忍不住问道:“凌兄先前明明死活不肯跟随于我,怎么后面突然之间就同意了?”

凌邦拱手道:“邦字文渊,如今既已跟随主公,‘凌兄’二字如何敢当?还请主公叫我文渊即可。至于邦为何一开始拒绝,后面突然又同意,之前主公不是说了么?若邦不同意,主公就要用强,邦岂敢还有异议?”

宋宁不由哈哈大笑,心知凌邦并未说实话,却也不再追问。对方既认自己为主,显然还是看好自己的,之前之所以那样说不过是试探罢了。至于说怕自己用强,宋宁自不会当真。若非心甘情愿,对方岂会真的跟随自己?

二人在马车上坐下,宋宁虚心请教道:“大苏历经十八代帝王,如今日薄西山,已非人力可以挽回。我欲以春湖为根基,统一南岭后,再收取白、乐、东三郡之地,以观天下之变,不知文渊有何教我?”

凌邦心知这是宋宁在考校自己了,不慌不忙道:“若只是南面称王,主公如此这般自然可也;但若欲争霸天下,春湖作日后之根基却过于薄弱,即便再加上白、乐、东三郡,地不过千里,人口不足百万,亦难成就帝王之基业也。”

宋宁眉头微皱,却还沉得住气,道:“文渊以为当如何?”

凌邦道:“夫争霸天下有如弈棋也,当有全局之眼光,而非局限于一处。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莫说只白、乐、东三郡,即便主公占领整个东南,亦天下之一隅也,尚不足以与北面争雄。”

宋宁若有所思道:“文渊之意,南方不足以成就霸业?”

“然也。”凌邦道:“南方缺马,难组骑兵,纵有强大之水军,亦难以在北方驰骋纵横,所以称王可也,却不足以称帝。”

宋宁之前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不由皱眉道:“若东南不可取,当取何处为根基之地?”

凌邦道:“主公起于剧县,今又据有春湖,伺机夺取白、乐、东三郡,进而攫取东南,此上策也。故东南发家之地,主公不可弃也。然东南缺马,且瘴气肆虐、蛮夷不化,人口钱粮不足,俊杰英才不至,和西州一样,可偏安一隅,却难成帝王霸业。此先天之缺陷也,非后天可补足。是以除东南之外,主公还当另择一地共同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原神:春秋战国 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 我纨绔世子娶妻彪悍点很合理吧 我在大唐一步登天 红楼公子世无双 进击的大明铁骑 蛙声十里出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