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檐楹飞舞垣墙外,
桑柘萧条斤斧余。
尽赐昆邪作奴婢,
不知偿得此人无”。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元丰年间,苏大学士(苏轼)赴登州任,路过密州板桥镇。
他亲眼见到朝廷耗费大量资金,修建的豪华高丽亭馆时,感慨万分,写了一首七绝。
汪朋这个穿越者,两辈子都是第一次来,后世的板桥镇早已经风光不再,泯为众人。
而此时正是板桥镇发展最巅峰的时代,结合徐大海、林风他们收集的资料,汪朋以一个后世人的眼光做了分析。
为啥这里会成为大宋举足轻重的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通商口岸、“海关重镇”。
其实说穿了毫不稀奇,登莱之地更合适,但是当年北宋立国后与辽国对峙,那边离得太近,为了不资敌,大宋明令登莱限制通商贸易。
而从大唐就形成的“楚州—海州—密州—登州”传统海上航道,也只能选择最合适的密州板桥镇。
板桥镇的港口码头,位于风平浪静、水面开阔、可停泊大海船的胶州湾北岸唐家湾。
高丽、倭国的朝贡、通商只允许到板桥镇市舶司“堪合”、“抽解”和“博卖”。
板桥镇规模很大,尤其是靠近码头之地,酒肆客店星罗棋布,虽然已近年关,比不上贸易季热闹,但是街头红男绿女们依旧不少。
北地“豫语”、南方的吴侬软语、异国的高丽语、倭语,以及不知道那个藩国语言的商户,都操着语调各异的大宋官话,大声吆喝着揽客。
人流涌动,进出酒肆、勾栏、店肆、街巷间,给这座繁荣的江北港口城镇,涂上了浓浓的“国际化色彩”。
“和尚,这里可真繁华,东海县城连边都靠不上啊!”
“二哥说的是,咱们两个算是乡下小子进城,大开眼界喽!”
秦易和姜洋头戴短脚幞头,灰布棉窄衫,腰束革带,腕部还戴着皮质护腕,足踏云头皮靴。
这是如今最常见的武士劲装,清爽利索,加上两个年轻人身材挺拔,狼腰乍背,没少被沿街香楼上,花枝招展的姐儿们调笑、招呼。
“刚才那个姐儿声音百灵鸟似的,嘻嘻!”
“哎!前面这个也不错!这小腰细的,呲溜!”
“出息!别丢了咱郎君的颜面”。
二人前面的朋哥,一副富家公子打扮,青色锦袍,头戴东坡巾,腰间束的绸带上还悬着一块白玉佩。
他手里也装比的握着一把折扇,不紧不慢的走在前头,四下打量,看个新鲜。
“郎君,客栈已经定好,就在前面的新罗坊”。
家仆管事打扮的赵旭,一溜小跑过来通报,下船后他先行一步,提前安排合适的住所。
“兀那小子,前面带路”。
“得令啊!”
这两师徒装模作样,乐此不疲,就很幼稚,后面秦易和姜洋忍不住呲呲的偷笑。
……
板桥镇最好的“宾馆”,是建在云溪河畔的几处豪华高丽亭馆。
这都是大宋朝廷出资兴建的“官方”招待所,主要供入宋的高丽使臣、富商大贾、学问僧,以及高丽“官派留学生”等使用。
朋哥此时的身份,还真住不进去,除非多花冤枉钱去装一下。
他脑袋又没被门挤过,没这个必要,所以提前关照赵旭,选个中档的就可以。
“……小蝶姐姐,你别为难小的,金海院刚刚被海州客商定了半个月,良州院虽然小了一点,其实也挺好的,小的做主给你打八折行不行?”
“我不叫小蝶,我嫩蝶!不差这点钱,就要金海院!”
“噗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