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58节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两回的应了,做起来也就顺手了。

今天又帮大房翻晒的时候,恰巧就被王兰英给看到了。

原本心里就不忿的王兰英更不好受了,当场就发作出来,责怪于婆婆偏心。两房都是儿子,大房人口多,干活的人也多,她们二房五口人就有两个孩子在读书,负担重,劳力少,而于婆婆不但不帮她们,还偏帮大房,这是偏心偏到没边了。

于婆婆受了气,齐昌兰自然不能不管。若让于婆婆坐实了这个偏心的说法,她的活儿可就没人干了。

齐昌兰便拿出之前说的二房不负责养老的话说事儿,这不两妯娌就杠上了。一个说养儿不养老,还想占便宜不要脸;一个回设圈套存心害人,占尽了便宜黑心烂肺。总之是一本烂帐,一时半会儿的也翻不完。

两个儿媳妇针锋相对,老人心里只有自责。这事确实怪自己想得不周到。

于婆婆向来自诩做事公平,儿女们都是一样的对待,结果现在却被二儿媳妇指着脸骂偏心,偏偏还说不出话来!

当时也不是没想到二房。只是二房离得远,老太太走个来回都得花不少的功夫,且二儿媳妇又没来求助,想必已有安排,况且自己家里的活儿也着实不少,抽不开身,一去二来的就给搁下了。

大家心里都有事,无论杨梅怎样活跃气氛,家里始终是沉闷的。瞧于婆婆那样子,杨梅就知道她肯定是下定决心,要把二房的活计也包揽过来了。

正文 第075章余莲的委屈

有些话以杨梅现在的身份不方便说出来,其实她是很不赞成于婆婆把两家的活计都包揽到自己身上的。

先不说于婆婆自身的体力和年纪,已经不能再胜任如此繁重的劳作,即使是能,那两个儿媳妇并不会为此而开心的。火既然已经烧起来了,再多的纸都已经包不住,只能推波助澜,越烧越旺。

做再多,在两个儿媳妇眼里,也只有帮谁做得多一点,帮谁做得少一点而已。对于存了心要找茬的人,就跟要强行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达不成任何想要的结果。

接下来的整个秋收季,于婆婆果真忙成了一个陀螺,村子东头、西头两边跑,收完了大房的棉花又去收二房的,晒完了二房的谷子才来晒大房的,喂鸡养猪,一样都不能落下。自此两房媳妇倒是风平浪静,再没见争吵,只是一季秋收下来,于婆婆整个人瘦了不止十斤。

为这事杨老倌不停的叹气,杨珍秀哭着劝于婆婆两边都不要管。

“珍秀啊,两边都是你哥哥,这话你就不要说了,省得被两个嫂子记恨。我跟你爸护不了你几年了,往后你跟梅儿可还得靠娘家人呢。”每回于婆婆说完这话,又会踮着小脚两头忙活去了。

杨梅也知道于婆婆所做的这一切,全是为了她跟杨珍秀两人着想,但她不相信这样的付出会有什么意义。她把自己的想法跟杨珍秀说过,只是到底是不同年代的思想,很难引起共鸣。

这时候的女人,讲究的是‘百岁都离不开娘家人’。嫁了人过得不顺心了都得靠娘家人撑腰,更不要说杨珍秀这样没了丈夫的女人。

所以说杨梅与杨珍秀的谈心不但没有收到想要的效果,甚至连带着杨珍秀,为了帮于婆婆都参加到了帮忙的队伍里。

这就让杨梅无话可说了。

在杨珍秀和于婆婆的委屈求全下,齐昌兰和王兰英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实际上,背地里早已风起云涌,离头破血流只差一根导火索。

……

1980年的秋收,是个难得的丰收季。杨家村土地肥沃,村民们头一次当家做主,积极性高涨。交了工粮、缴了提留,家家都有富余。

这份富余除了够全家下一年的口粮之外,还能留下不少的现钱!

仅仅半年的单干,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混进来了条真人鱼 新婚嬌妻寵上癮 傾家蕩產後,我重生了 我靠人才系統平步青雲 別再給我發好人卡啦 我在天朝有个美食城 風雨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