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9章 两河流域文明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古希腊人称两河流域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西方人称之为沃月地带是因为其形状似一弯新月。美索不达米亚,广义上是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东抵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波斯湾,北部为山地,向南经过于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泽性的两河三角洲。狭义的仅指两河之间的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个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所以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摇篮之一,灌溉农业为其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公元前4000年已有较发达文明,曾出现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等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部分成为独立的伊拉克。两河流域的古代科学、文化、艺术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对希腊、罗马及波斯的古代文化的发展均有重大影响。

在古时的两河流域,人们用泥土来建造房屋和器皿,泥土是基本的生活资源。不仅如此,泥土还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载体。他们在泥土上写字,泥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传向四方的媒介。这一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灌溉农业。早起大规模的灌溉系统始建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但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正式大规模的灌溉,造就了我们所说的两河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等,先后生活在现今伊拉克的南部地区。在两河的交汇点上,有一个叫特罗的小地方,1877年至1900年,三万多块刻有文字的泥板、刻有两千多行铭文的圆筒形印章及各式雕像在这里被发掘。它的发现,让人类开始了解历史上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

大约在6500年前,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的最南端地区,他们在冲积平原上建起房屋、耕种粮食、栽种果树。大约在4900年前,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邦国家。在苏美尔地区,先后产生了十几个城邦。两河流域地区以城市着称,其规模比纯粹的市中心要大,我们称之为城邦,因为它包括城市、周边的耕地以及人口众多的村庄。在每一个城邦中都有一个统治者,城邦统治者就像一个大家族的组长,要主持城邦里的一切事务:发动和组织城邦间的战争、修缮神庙、组织贸易活动等等。

大约4300年前,在苏美尔地区北部,阿卡德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逐渐吞并了苏美尔人的城邦国家,他们的杰出领袖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建立了古代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国家,定都阿卡德。征服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后,他开始转向北方,一直打到今天的土耳其和伊朗西部,他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帝国的建造者。到萨尔贡的孙子纳拉姆辛统治时期,王朝的统治达到鼎盛,而后灭亡。

阿卡德王朝灭亡100多年后,两河流域迎来了新的统一王朝: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统治时期又称为新苏美尔时期。这个新王朝的创建者乌尔那木原来是乌尔城的一个军官,他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他的儿子舒尔吉巩固了父亲的统治并将王朝建设成为两河流域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国家。他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典《乌尔那木法典》,这部法典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的蓝本。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100多年后当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之后,苏美尔文明并没有随之消亡。

苏美尔人崇尚武力、崇拜英雄。《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两河流域流传最广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英勇多情、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故事。吉尔伽美什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在苏美尔王表中被称为乌鲁克王,乌鲁克是公元前2900年左右最大的苏美尔城邦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火影:一本正经的我,雏田顶不住 全民游戏:我能召唤赤月恶魔 千年狐妖之恋 龙族:当路明非得到数码暴龙机 大唐:我是魔法师,不是仙师 误入豪门:腹黑老公轻点宠 鹹魚穿進宮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