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4章 中石器时代文化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直接取之于自然的攫取性经济高涨、并孕育向生产性经济转化的时期。地质时代属于全新世。在世界范围内约开始于距今1.2万年,结束的年代在各地区很不一致。

主要文化有:

欧洲南部:阿齐尔文化(法国、西班牙);北部:马格尔莫斯文化(从波罗的海向西跨西北欧到英国。非洲:南非威尔顿文化、斯密斯菲尔德文化;中非奇托利文化。北美洲北极地区:“细石叶传统”文化。亚洲:黄河流域的遗存

欧洲从公元前--4000年属于中石器时代,以英国和德国北市的阿齐尔文化为代表。

欧洲中石器时代文化的突出特点,是盛行几何形细石器。这种细石器呈三角形、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等形状。在西欧南部和南欧地区,先后分布有阿齐尔文化和塔德努瓦文化,均因法国的同名遗址而得名。马格德林文化,是欧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法国西南部多尔多涅省蒂尔萨克附近的拉马德莱纳岩棚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法国、比利时、瑞士、德国、西班牙和波兰等地。年代为距今1.7万--1.15万年,始于末次冰盛期,晚于梭鲁特文化。与马格德林文化遗物伴生的人类化石,是属于晚期智人的尚塞拉德人。阿齐尔文化是欧洲中石器时代前期的一种文化,年代为公元前8000--前6000年。最初发现于法国的阿齐尔洞穴,主要分布于西欧南部及南欧地区。石器较小,有比较粗糙的骨器和彩绘的砾石。在年代序列上前继马格德林文化,后接塔登努阿文化,是首次发现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塔德努瓦文化的海滨河口居民点中,有些堆积层含有人们食剩的大量贝壳和鱼骨等,形成为最初的贝丘遗址。

在西欧北部和北欧地区有马格勒莫瑟文化,因丹麦的马格勒莫瑟遗址得名。该文化分布很广,在英国的斯塔卡遗址发现有木桨、家狗等重要遗存。马格尔莫斯文化是中石器时代欧洲北部的文化,大致在公元前6000年,大致从波罗的海向西横跨西北欧到英国,居民以渔猎采集为生,制造的细石器以斜钝边尖状器最为常见,典型的渔猎工具是单列排刺的骨制鱼叉。

威尔顿文化主要分布于南非沿海地区,典型器物是一种小型凸面刮削器和钝背半月形细石器。但在内陆地区,却是另一种斯密斯菲尔德文化,其特征性的器物是在木头上打孔的钻孔器。无论是沿海的威尔顿文化,还是内陆的斯密斯菲尔德文化,其居民主要是历史上的俾格米人、布须曼人和伊科伊人。他们的经济生产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已使用鱼叉、罗网、涂有毒药的弓箭等工具,过着按季节迁徙的非定居生活。与这两种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大量轮廓鲜明、富于写实性的洞穴壁画和岩刻。

细石器文化是指以使用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用打击法打出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这种石器长度一般在2--3厘米,常见器形有石叶、石镞、小石刀、石片等,可作石钻或刮削器,也可镶嵌在骨梗、木柄上作复合工具使用。

西亚重要的中石器文化有凯巴拉文化和纳吐夫文化等。凯巴拉文化得名于巴勒斯坦卡尔迈勒山的凯巴拉洞穴遗址,在巴勒斯坦、叙利亚分布甚广,并远传于土耳其。典型石器是细石器,以小、仄、尖为特色。该文化又可分为3期:1早期凯巴拉,几何形细石器尚未定形;2晚期凯巴拉A,几何形细石器已具备一定特色:3晚期凯巴拉b,以三角形、半月形等几何形细石器为主,并与其后的纳吐夫文化的细石器相衔接。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凯巴拉文化约始于前1.6万年,下限为前1万年左右。该文化的居民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有矛、镞等细石器,并以刮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玩野了,霍总的小娇妻是真大佬! 新婚后爱(H) 悍婦的古代生活 小情人(h) 骤雨(1v1 出轨年下) 枭宠成瘾:病娇少帅的娇妻是大佬 ABO特浓信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