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龄而定。守节的寡妇、孤儿和丧失劳动力者,也在被救济之列;在学堂读书者、店铺或手工作坊学徒、家庭遇到红白事务者,也可以得到特别补助。
宗族一般重视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使他们有能力参加朝廷主持的科举考试,以取得功名。而这些取得功名的年轻一代,又能反过来保护宗族的利益。许多宗族会为年轻族人,特别是贫困家庭的成员,创办学堂,用以提倡教育。他们会设立“族学”,也称为“家塾”“祠学”,或简单称为“义学”。如赣地兴安县篁村李氏宗族以长期拥有一所族学而着名。这所学堂称为“篁村义塾”,早在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7年)就设置,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增置维持义塾的学田数量,最后因明末战乱而毁坏。
除了救济、教育外,一些宗族还会费心地维持自己宗族的秩序和道德。他们有时候会依据儒家道德的基本原则制定行为规范,通常称为“宗规”。如做儿子的必须孝敬父母,做妻子的必须忠于丈夫,做兄弟的必须相互和睦。所有族人都不准懒惰,不准奢侈浪费,不准赌博,不准争吵,不准使用暴力,不准从事其他犯罪行为。通J、不孝顺父母,被视为严重犯罪,会受到驱逐,甚至被处死。这些宗规或在合适场合口头宣讲,或写下来张贴在祠堂里的合适地方,用以警醒族人。
从以上角度来看,宗族的作用具有很高的正面意义,但那仅限于“王权不下乡”的时代。
在工业大发展时期,宗族已成为保守、排外、顽固等词汇的代名词,涩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极大调动人力、物力,宗族由此也已成了这条高速公路上的绊脚石。宋洲自然不会允许这种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圈子存在,更不会学封建王朝那样,去与一个个宗族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