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5章 曹师傅淘旧铸新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漆匠……一个个拍手叫好,觉得自己的手艺从此突飞猛进、脱胎换骨,我不是我了!

曹茵沾师徒激动得携手跳跃,又抱头痛哭。

乔向廷也悄悄拉依莲回屋,两人对坐无声,泪水却悄悄滑落下来。

看热闹的人们也奔走相告……大家都传言,是鲁班爷爷显灵了,织女星也在天上保佑着呢!

一时好多纺织技工都闻讯前来做工,想织布的人家也都来排号织布,家里不缺布的也拿着棉线来凑趣,大家都想亲眼看着布从机器里吐出来,试试用这样的布做成衣裳,好不好穿。

后来人们都说:天底下只有机器是不骗人、不偷懒的,因为它们织出来的布是那么匀实、那么细腻。

不久,远近的人家都穿上了乔向廷家织出来的机器布。

机器织布的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原本要一年的功夫才能织出的布,仅仅一两个月就能织完。

开业后赚了一笔钱,乔向廷全拿来发工钱了,因薪水定的高了些,单靠那些钱还不够,乔向廷便把青桐拿来剩余的那点钱也凑上发工钱了。

老魏在一旁嘟囔着说:“远近哪有这么高的工钱呀?您拔台后,怕是周边的织坊里不高兴,将来咱也不好往下降了呢!再个,您也得给自个儿留着点儿,还还亲戚那边的账,您还真不打谱还了咋的?”

乔向廷笑吟吟地说:“机器一转就出布,以后咱挣钱还不快啊?先让大家高兴高兴。亲戚的账,以后挣了钱再还。”

工匠们薪酬到手,远处的就托人往家里捎,近处的则籴米、裁衣、称盐、打油,老婆孩子都喜笑颜开。

曹师傅对大家说:“东家待咱们宽厚,一下就打赏这么多钱,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主儿!”

技工在别处被主家欺压惯了,今见东家如此仗义,非得凑份子请他到酒肆里吃酒。乔向廷再三推辞,后来被大黄、小黄架起来走了。

众人尽欢而散,连不饮酒的曹师傅也吃醉了。

工匠们欢天喜地,惹得佃户孙骡子、刘猴子也想来做工。乔向廷知道他两家家计艰难,便安置在织坊和油坊里了。二人很惬意,却有两个人心中不平:

一是老魏,他一直惦记着他俩曾在县衙里作伪证的事,就对东家说他不同意留他俩做工!乔向廷苦笑着说:“嗨,那都是些老黄历了,还提它干嘛?他两家人口多,都张着嘴等着吃饭哩。”

另一个不平的人是阿胡,他因喝酒损毁了身子,离了酒手就哆嗦,故而雇他做工的人越来越少,他的生计也就越发艰难了,连管祠堂的老头子也常说些难听的话,他在那里安身不牢。因他曾与乔向廷搭伙巡逻过的,也央求着来做工,可曹师傅嫌他手哆嗦,决计不用他。乔向廷也没法子,只好顺从了大师傅的意思。阿胡很失落,眼见刘猴子这样瘦弱的人都去了,气不打一处来,后来他偷了刘猴子的毡帽往里撒尿,被刘猴子与他儿子狗剩子逮住,合力打了一顿。又是乔向廷出钱替他疗伤,还留他在作坊里看大门,两方这才消停。

乔向廷家的工厂红火了一阵,引得许多有头脸的人也都光顾起来。地保李老四尤其上心,叫他两个侄子也去里边做事。乔向廷不好推辞,便应允了。

他两个侄子一个叫李显,常跟李老四帮办公务,谙熟人情世故,乔向廷就让他主外,管着跑买卖;另一个叫李赫,自幼帮着理家,谙熟桑麻之事,乔向廷便让他管着采办原料。

厂子里天天轰隆隆的,乔向廷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连乔向宽都跟着沾了光,因众人织了布就要染布,一时带活了他家的染坊。

然而困顿很快就来了:原本乡下人都是自给自足的,因为看着机器新鲜才来织布,然而一年两季子衣裳足矣,并不像城里人那样天天更衣,能有多少布要织呢?所以很快织坊便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