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5章 曹师傅淘旧铸新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清下来。众人坐等外人来织布,等不来就只能喝大茶了。

曹师傅找东家抱怨说:“这么好的机器,这样下去岂不荒废了!”

乔向廷也急得什么似的,日里夜里都盼着大家再来织布。虽然偶有零零星星的人来,但终不似起先那么火爆了。

这时李显的本事就使出来了,他认识的人多,四处给东家拉生意,时不时地能接一单,乔向廷这才觉得留下李显兄弟是明智之举。为此,他还专门请李老四吃过几次酒呢。

然而李显认识的人也终究有限,他的本事很快就使尽了。

这一日,乔向廷在家抽了一天的烟,曹师傅师徒在作坊里喝了一天的茶。

到了晚上点灯时分,曹师傅饭也吃不下,闷头去前院倒座房里睡了,乔向廷叫了他几次,他也不起。大黄和小黄见师傅不吃饭,也只胡乱扒了两口,去倒座房里坐在炕沿上发呆。

原来人一闲下来就容易想家,大黄、小黄一直坐到鸡叫,才朦胧睡着。

第二天早上,小黄起得早,便向师傅告假,要回老家看老娘。曹师傅道:“你先别走,夜来我想好了,今儿就去跟东家说:只替人家织布赚点工钱,能有多少生意?这样不行,得向城里的大工厂学着点儿,他们既纺纱、又织布。咱也应上纺纱机,买了棉花来,纺的纺,织的织,织出布来往外卖,那样才能跟洋鬼子争个高低。”

大黄小黄听了,也异口同声地说:“对呀对呀,您去跟东家说说,咱也上纺纱机。”

大黄说:“只怕东家没那么多钱。师傅您心灵手巧,再比着那什么‘珍妮’纺纱机,也造个木头的。洋人用他女儿的名字起名,那咱也用小师妹的名字好了,就叫‘云纤’纺纱机。”

小黄拍手叫好。

曹师傅苦笑着说:“呵呵,你俩想的倒好,可是师傅却没有这么大的能耐。我在东洋人的工厂里见过纺纱机,那都是铁家伙,纺的纱又细又长。咱要靠自己琢磨、手工制造,恐怕都快老成白胡子老头了,也不一定造得出来呢!我倒听监工说,洋人的工厂老换机器,咱们买不起新的,买个二手的回来,大概也能用。要是哪里不合适,咱们一起琢磨琢磨,鼓捣鼓捣,也许反而比新的好用呢!”

两个徒弟都点头,说:“莫不如您老人家去和东家说说,让他凑些银子,去买个二手的来,唔,还得买台蒸汽机,那可就和洋人并驾齐驱了!”

曹师傅一阵兴奋,随即却又沉寂下来,说:“只可惜不是一星半点的银子能办到的。”

两个徒弟一听,也大眼瞪小眼,不好再说什么了。

曹师傅想买纺纱机,又怕东家拿不出那么多钱,因而沉寂下来。可他不死心,有一天早饭时,他向东家稍微露了露这一想法。乔向廷没想到他胸中的丘壑这么大,当时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忙问得需要多少银子?曹师傅斟量了半天,说连同蒸汽机,怎么着也得八百两银子,乔向廷听了哑然。

曹师傅见东家虽没答应,然而也并未十分反对,便瞅准时机,几天后又谈起与洋人争高下的志向来,说得乔向廷也热血沸腾的。

待他师徒三人上工走了,乔向廷便去后院跟依莲商量这件事。依莲是个贤惠的女人,对丈夫无所不依。然而她屈指一算,因前一阵子改造织机,弄得手头紧巴巴的,饭桌上许久不见一点荤腥了,孩子们早就嘴馋了,都不吱声罢了。如今去哪凑那八百两银子?

后来,乔向廷咬咬牙,去托乔金宝说和,到镇子上典当了自家的田亩,连同宅院、作坊也典押了,好歹典当出了八百两银子。

他拿着一叠银票,兴冲冲地跑到织布坊里,递到曹师傅手里,问:“这是八百两,够不?”

曹师傅当场怔住了,他想不到东家对自己竟是这样言听计从,也不问成败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