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6章 预研玻璃,踏进通天桥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香料、种子,还有三十几个手工匠人。

阿布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有技术的人才,比什么金银财宝有价值的多了。

仔细问问,里面有铁匠、金匠、银匠、皮匠、医生、学者、建筑师、雕塑师、音乐师、织毯匠、毡匠等。

最厉害的是,里面有来自萨珊波斯的四个造船匠,还有七八个分别来自两地的打制武器铠甲高人。

这一下,阿布差点乐得把自己的鼻血都弄出来了。

东西融合,东西融合呀!

这样,连个推辞也没有,阿布就像一只貔貅,全部吞下,并很迅速地就将这些宝贝们分散各部。

一部分送去了陀太峪工兵场,一部分进入到重影的后勤将作营,其余的送去了贾农的民政工坊。

这个队伍着实不小,直奔八百多人、一百多辆大车而去了。

不说这两股人马那一长串大车上装着什么,但就阿布自家的商队大车上,除了往常进贡给隋帝的铜锭、毛皮、海东珠,还有各种各样的陀太峪特产。

各种铁制品,如铁锅、铁铲等。

各种骨制品,如牛角梳、骨笛等。

最多的是雪白的瓷制品,如碗、碟、杯等,油亮光滑,如玉如雪。

……

这里面,还有五百多名阿布的卫队。

整个大队,浩浩荡荡,朝西南而行。

他们首站的目标,涿郡城。

白青,在天空中陪伴阿布他们飞了好远,最终在阿布的挥手中折返而回,慢慢消失在远天云层之中。

春秋时,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

到了隋朝,在邗沟的基础上,两代皇帝大幅度扩修延展,遂成。

时人,称这条运河,御河。

御河,南起余杭,北到涿郡,西到东都洛阳,全长三千六百多里。

御河,后人称之为京杭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大中国古代的三项最伟大工程。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大隋王朝,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既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又有军事行动的目的。

一统天下之后,原本一直在黄河流域的经济重心,已经逐渐向长江流域南移。

大隋先是定都长安,后又迁都洛阳,其政治中心绝不可能伴随经济发展而南移。

因此,为了加强对富庶经济区的联系和管理,同时让南方富足的粮食等物资调剂北方,再加上帝国对北方边境治安维稳的需要,扩修贯通南北的运河就成为必行之举。

御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永济渠,在黄河以北,从洛阳对岸的沁河口向北,直通涿郡。

通济渠,从洛阳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

山阳渎,又称甘沟,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阳,径直向南,到江都,西南接长江。

江南河,北起京口,南至余杭,广十余丈,全长八百余里。

涿郡城北有涿水,西出涿鹿山,故名。

御河的北端大码头,就在涿郡城外涿鹿山下的涿水河边,此地名曰通天桥。

通天桥没有桥,而是有一座天下闻名的码头。

通天桥是大隋国家最北端的漕运起点,也是一个商业交通要冲,自然以码头为核心,生成一座大镇。

站在涿鹿山高处,鸟瞰通天桥,却见:

人烟稠密,店铺林立,街道纵横。

装载货物的牛车、行色匆匆的力工、骑着牲口的游商、闲庭信步的游人、留恋店铺的妇孺……像一条条涌动在街市中的河流。

他们,流淌在通天桥或通往涿郡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五剑首刘备 综影视穿越与凤行开局签到屠神弩 一夕错情:鬼王的冥婚新娘 一句心声,让名柯大神们都慌了 大唐盛世之天降太白 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 我帮秦始皇修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