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27頁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鄭俠成為力轉乾坤、拯救天下的豪傑,一時間廣被讚頌。

宋齊愈雖然敬重鄭俠的品格,對這件事卻一直有異議,便道:&ldo;發生大旱,令祖父上《流民圖》是熙寧六年,王安石被罷相是熙寧七年,時隔兩年,旱災緩解,不是很常見嗎?神宗薨後,元祐太后垂簾聽政,停罷了新法,那兩年同樣有旱災、水災,這天災又是在警示什麼?&rdo;

鄭敦臉漲得通紅:&ldo;你是說我祖父借旱災誣陷王安石?&rdo;

宋齊愈忙道:&ldo;令祖父一腔愛國憂民之情,出於赤誠‐‐&rdo;

&ldo;但仍是誣陷?&rdo;鄭敦惱怒起來。

宋齊愈知道鄭敦惱怒事出有因,當年鄭俠獻圖之後不久,便被王安石親信呂惠卿發配到海南,病死在窮鄉。鄭敦的父親是被親戚收養,才活了下來。

他忙解釋道:&ldo;我絕沒有半點這個意思。&rdo;

但鄭敦瞪著他,不再說話,眼中怒氣始終不消。

這時,章美問道:&ldo;這天地之變,的確難講,但&l;祖宗不足法&r;也沒有錯麼?&rdo;

這一條宋齊愈早已想明,隨口應道:&ldo;何謂祖宗之法?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法,還是我大宋太祖所設之法?若是前者,堯舜禹湯文武代代不同,各有損益。若只守祖宗之法,周公何必制禮作樂?何不死守堯舜之政?若是後者,我大宋之法並非太祖一天之內憑空設立,也是因襲唐制,有所增損。太祖之後,太宗、真宗、仁宗又皆有更張,這世上可有萬古不變的祖宗之法?&rdo;

章美答道:&ldo;各代之法,雖有增損,卻難違天地常理。如節用愛民,即便萬世萬代,也不可違逆。這常理便是祖宗萬古不變之法。&rdo;

宋齊愈見他應得好,提起了興致,立刻回擊:&ldo;王安石變法,何曾違背這節用愛民的道理?正因冗官、冗兵、冗費拖得國用不足,百姓疲弊,百年祖宗之法已難革其弊,他才創製&l;民不加賦而國用饒&r;之新法。&rdo;

簡莊聽到,冷聲道:&ldo;民不加賦而國用饒?這田地有限,人力有數,生財有度,不加百姓賦稅卻能增加財富,天下豈有這憑空生財的法術?難道不聞巧婦難為無米炊?要生國家之財,除去剝扣百姓之財,還有第二種辦法?&rdo;

宋齊愈知道簡莊這見解來自於其師程頤及司馬光,宋齊愈也早已想過,立即答道:&ldo;這財不但要會生,更要會省,會用。同一斗米,笨婦人和巧婦人兩個,吃進嘴裡的數目大不同。笨婦人不會儲藏,被老鼠偷吃掉一些,霉掉一些,淘米撒掉一些,又煮煳一些,吃到嘴裡恐怕半斗都沒有。王荊公便是那巧婦,還是這一斗米,他盡力將那些偷掉、霉掉、撒掉、煳掉的米都救回來存好,這便是民不加賦而國用饒。&rdo;

簡莊一時語塞,章美接過來問道:&ldo;說來固然好聽,但王安石新法中哪一條做到了不加民賦?&rdo;

宋齊愈答道:&ldo;方田均稅法、青苗法、均輸法、免役法,皆是民不加賦之良法。頭一條&l;方田均稅法&r;更是立竿見影。天下田地,官吏豪強占了十之五六,卻有不少隱匿瞞報,或是逃避稅賦,或將賦稅轉嫁於小農。而下戶小農就算想瞞,那區區幾畝地又怎麼能瞞得住?不多收已是萬幸。方田均稅法重新丈量天下土地,根除隱匿,增加賦稅。這豈不是民不加賦而國用增?但這一條首先觸怒了這些大田大地的官吏豪強,所謂怨聲載道,其實大多是這些非富即貴者貪酷無理之怒。真正的百姓民聲又怎麼能輕易傳到天子耳中?&rdo;

江渡年早已不耐煩,不等章美答言,搶過話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系统偏爱我 我说你好,你说打扰 我靠基建走上人生巔峰 霍格沃茨之我只想做校长 對你何止心動 盗墓大法师 四寶駕到:無敵奶爸超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