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四十四章 风水鼻祖之为国死节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吗”?

郭璞白了他一眼,非常不屑地说:“我嘛,能活到今天中午”。小样,劝你迷途知返就是不听,还想杀我,于国于民我也算尽力了。

于是,王敦就命人:“赶紧绑了,结实点,给我拉到南冈上杀了,气死我了”。

进来的人拿着绳子过来绑郭璞,郭璞一看,得,还是个认识的人,你道是谁?当年郭璞带人逃亡时,曾经路过越城,在那里遇到过一个人,就叫住了这人,非要把一件衣服送给他,那人肯定不要啊,心说你谁啊,我又不认识你,送我件衣服是几个意思?郭璞就说,拿着吧,以后你就知道了。如今,进来要行刑的这位恰好就是当年收他衣服的那个人。

等一行人出了门,郭璞就问这人:“这是要去哪杀我啊”?

“南冈头”。

“噢,那里有两棵柏树,肯定是在树下”。

到那一看,果然有两棵柏树,郭璞也真是平淡面对生死,还有心情算了一卦,说树上有个老大的鸟窝。您老都快掉脑袋了,算出有个鸟窝干什么用啊?

行刑的人也好奇,常听人说这位是神算,没有算不出来的事,于是就抬头在树上找,找啊找啊找,没找到。

郭璞说:“不要怀疑我的能力,你再找找,仔细点”。

这位也好奇,干脆爬上树找,果然在枝叶遮盖的地方找到个鸟窝。您再能算也没用啊,脑袋还是得掉啊。可惜,一代风水大师、文学大家,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不久王敦之乱也被平叛,郭璞也因力阻王敦谋逆被杀而被追赠弘农太守。

郭璞虽然死了,但他生前留下了很多预测的实例,最终都一一应验,令人扼腕。

史书评价郭璞“晚抗忠言,无救王敦之逆;初惭知免,竟毙山宗之谋”,郭璞最终能从容赴死,与其说是自己提前算出来了才如此镇定,不如说是一种政治敏感性,明知这样做是赴死,但仍放不下对国家的一片忠心,也是儒家的舍身取义的节操吧。比如明代张溥就认为他这种行为是“抗节王敦,赞成大事”,他用“烈士殉义”的举动,践行了自己一个儒士的品行。

和儒家认识不同的是,道家对郭璞赴死的行为有不同的理解。葛洪只比郭璞小七岁,可以说是同一时代的人,对郭璞的了解和认识相信是最接近事实的。他在《神仙传》里给郭璞单独立传,对他的生平和道术等作了描写,并称他的死是兵解成了水府仙伯,给他在道教上的成就加以肯定。后来,南朝道士见素子在《洞仙传》里同样收录了郭璞,基本上和《神仙传》的内容相同,不过称他是尸解罢了。

如果按照道教界的这种认识,郭璞的求死就具有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也不排除郭璞在主动追求兵解成仙的动机。如果道友们认为这也只是葛洪等人的猜测,证据稍显不足的话,那么请看一下郭璞的一首游仙诗,其中的一句是“寻仙万余日,今乃见子乔”。子乔就是王子乔,是周朝太子,是《真诰》里的收录的一位神仙,道教传说中的鹤、笙等均与此人有关。通过这句诗,可以看出郭璞的向道之心极坚,一万日就差不多是三十多年,一直追求神仙世界,如果细算的话,他十几岁就已经开始修道了。所以,当时的郭璞应该也是想借机,既求仁得仁,全了忠君报国之志,又能通过兵解或尸解踏出修道成仙的关键一步。

更深层次的研究,这里就不多讲了,有兴趣的道友,可以读一下天津社科院赵沛霖先生的《驾鹤仙去:郭璞之死解读》一文。

还需要啰嗦一句,由于郭璞的忠孝品质和儒道双修,史书大加描写,名气那自然是不小了,所以,近千年后的净明道就把他和张氲、胡慧并称为“三师”,郭璞是监度师,详细内容等第四卷再详细说。

前面介绍了郭璞的一些诗赋等文学作品,这方面的才华已经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海兵 大唐:最强争霸系统 医品毒妃倾天下 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清明上河图 帝国第一家丁 晋末的卯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