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0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然而,無論是公車上書也罷,建立學社也罷,以及後來的行走軍機也罷,都主要是在發表言論、提供方案的範圍內行動。這一切,在清政府思想史和政治史上,誠然發出過耀眼的光芒,在其時沉悶喑啞的思想、政治界中所發生的震撼,也類乎核的裂變。而光緒皇帝,在名義上也是&ldo;九五之尊&rdo;,可以統帥一切、指揮一切。但是,維新志士們全是手無寸鐵的書生。

譚嗣同說:&ldo;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rdo;。而可悲的正在於,他們手中沒有刀,沒有任何的武裝力量。至於光緒皇帝,又是一個瑟縮在西太后淫威陰影之下的兒皇帝,在沒有武裝力量擁簇的條件下,他表面上的&ldo;無限權力&rdo;事實上卻是極其有限的。

光緒一生處於無權的地位,早在他入宮時已經確定了。光緒生於深宮,但他通過審閱奏章,認識到封建官僚集團的腐敗無能、營私舞弊;軍隊無戰鬥力,對外戰爭一敗塗地;洋務企業耗費國家大量錢財而虧損有加。

光緒面對處於列強虎視眈眈威脅下的這樣一個爛攤子,認識到不改革、不維新只有亡國。他又具有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識,這使他接受維新派的政治主張成為可能。他比較早地接觸到維新思想代表人物如馮桂芬、康有為、湯震等人的著作,也積極主張向西方尋求治國之道。

光緒,這個處於喪權辱國時期的末世皇帝在19世紀末清政府的社會條件和局勢中,力圖變革,他主戰、支持變法都是順應歷史潮流的。

然而,維新改革是一場嚴酷的政治鬥爭,其鋒芒所向,直指封建專制制度及其腐朽勢力,維新改革必遭專制制度的衛道士及盤踞要津的大僚的抵制,維新的精神也為保守的世俗所不容。

清政府與東洋不同的是,封建制度根基太深太久,這種制度已經發展到它自身極精製和極完備的地步,不改變它已經無法與時代共同發展,要改變它又必然觸及那些深層的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這就好比舊時單身娶親、妻喪續弦或者只是納妾,都比較好辦,但若喜新厭舊、休妻另娶,問題就複雜了。

這從光緒帝與隆裕皇后、珍妃三者之間關係上可以得到充分體現,光緒帝納幾個妃子這是沒什麼問題的,但如果廢皇后重新立後可以說阻力極大,頑固派是不會允許的,好比在廢墟上另起高樓,相對容易,但要把已經建好的樓房推倒重來,談何容易。

到19世紀末,清政府的頑固派仍主張&ldo;治國之道以正人心,厚風俗為先&rdo;,慈禧太后對光緒皇帝的變法斥責為&ldo;徇一人而亂家法,祖宗其謂我何?&rdo;維新派抓住光緒,開明官員擁戴光緒為首領,於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舊勢力就極力削弱光緒的力量,凡支持光緒的均遭貶斥。

善於權謀的封建統治勢力的總頭領慈禧太后將一切維護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秩序的勢力和集團都集合在她的旗幟之下,正當維新派推動光緒皇帝頒發明定國是上諭,開始新政改革之際,以慈禧為首的守舊派逼迫光緒在明定國是上諭頒布的第四天連發三道上諭,除罷黜翁同龢外還有兩項重要舉措:一是凡二品以上大臣授新職,要具折到皇太后前謝恩。這是慈禧企圖再度&ldo;臨朝訓政&rdo;,並操縱用人大權,既籠絡上層官僚,又防止光緒帝任命維新派為高級官員,扼制維新派進入權力中心;二是任命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統領北洋三軍。

這是守舊派部署政變的關鍵步驟。榮祿曾對慈禧太后說:&ldo;以皇上任用匪黨(指維新派),難保日久不生變亂。京津咫尺,以北洋軍可資鎮制。&rdo;所以軍機大臣被罷黜。

總之,維新派沒有軍政實權,也沒有廣大人民作後盾,只有一個連自己地位也朝夕難保的傀儡皇帝,所以,當決戰關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東風吹桃李 嬌靨 傾城男後 我師尊他真香了 妻心難測 被惡龍搶走之後 最後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