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26章 糊涂官乱判案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不料他俩沉吟之后,竟然先后点了头。——因那银子太有诱惑力了,他俩一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大的银锭子,且这回保准是自己的了。

县官哈哈大笑,问乔向廷有何话说。乔向廷气噎心堵,只大呼冤枉。

县官充耳不闻,说道:“非是本官不明,这下可动大刑了!”遂掷下竹签,命人动手。衙役“嗻”的一声,搬过一条长凳来,把乔向廷除了枷,叉起来就摁在了凳子上。

眼看乔向廷就要挨打,依莲不顾身子重,磕头如捣蒜。可县尊哪肯理会,仍要行刑。

猛听的一声:“我招!”

县官一愣,定睛一看,原来招的不是乔向廷,而是老魏喊招。

县太爷道:“好,好,你替他招供也行!”便令人也给他除去了枷。

老魏却说:“小人不是代东家招供,这事和我东家无关。是小人自作主张,误把乱匪认做流民,买了米面救济他们的,与东家无关。”

县官没想到他会这么说,还在犹豫时,老魏又磕头说:“小人既然已招供,就请放了我东家,他是冤枉的!大老爷尽管把我收监,就是砍头我也认了!”

乔向廷急得大叫:“老魏,你胡说八道,里头哪有你的事!”

县官听了,也厉声道:“嘟,一派胡言!你一个穷鬼,拿什么救济乱匪?胡乱招供,乃是伪证,小心连坐!”说完,仍执意要打乔向廷。

衙役强行把他摁在了凳子上,老魏急了,一下趴在他身上,用身子护住他,拉也拉不起来。

县官爆怒,说:“好个刁民,竟敢搅闹公堂,来人,先打这穷鬼五十大板,让他尝尝板子的滋味!”

衙役们又“嗻”了一声,就把老魏摁在另一条长凳上,扒下裤子就要打。

乔向廷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好拼命喊冤;魏嫂已急死在大堂上了。

这时,衙外突然闯进三匹马,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分外震耳。三个兵勇翻身下马,其中一位身穿黄马褂的马弁,手持马鞭横闯进来,高叫:“门上哪个在?”

县官一见黄马褂,不敢怠慢,忙起身道:“上差哪里来的?下官是本县正堂,因查获通匪要案,正在审问。不知上下如何称呼?”

那马弁把马鞭一挥,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道:“剿捻钦差大臣麾下将官,千总钱大人,有信致贵县。”

县官一听到钦差大臣几个字,登时慌了手脚,忙双手接过来,启封一看,结结巴巴地说:“原来如此,上差先请后堂用茶,下官即刻就办。”

说完陪着马弁们进后面去了。

不一会儿,县官又回来,满脸堆笑,向前用双手搀起乔向廷,说道:“哎呀,误会呀误会,真是天大的误会!都怪本县处事不明,误将乡绅认做歹人。来呀,快给这位乔员外看座。左右,与我拿下这两个诬良为寇的恶徒,先打入南牢,待我审清问明,再做道理。”

差役们答应一声,当即拿下了乔慕贵和乔大乖。眼前这一番变故,把众人都看傻了。

县官清了清嗓子,郑重地向众人宣布:“这个乔向廷,原是剿捻钦差大臣李大人身边的亲信——西北军千总钱大人的故友,他本是位德高望重的乡绅,不知怎么就被糊涂巡检当做乱匪拿了。幸本官谨慎,明察秋毫,未冒然定罪。因眼下匪徒猖獗,前番捻子北犯京师,各地勤王不力,朝野震动,若非李大人倾力围剿,京师危矣。非常之时须行非常之事,故涉匪之事不得不严审细问。唔,方才唐突冒犯之处,还请阁下见谅。”

说完,冲乔向廷一拱手。

乔向廷也如做梦一般,云里雾里辩不清真假,见县尊大人向他一介草民作揖,下意识地连忙还礼。

老魏倒是不糊涂,晓得是有人背后撑腰了,便挺直了腰杆子,对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