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90节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有个人却让王敦颇有些摸不准、猜不透。

郗鉴受任中领军后即把大批军队留在江北只身渡江,结果他前脚才刚迈进建邺城门,司马睿后脚就宣布投降了。这人到底是个不要命的官迷,还是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勤王义士?王敦百思不得其解。

不管郗鉴是官迷还是义士,他选择这个时候来建邺,显然是步错棋。可郗鉴并不蠢,不仅不蠢,反而很聪明。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性格试着分析一下他走出这步“错棋”的来龙去脉和真正意图。

郗鉴是东汉末年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他的家族称作高平郗氏。“永嘉之乱”发生后,大部分中原士人逃亡江东,少部分则西奔长安跟着皇帝司马邺混,郗鉴哪儿都没去,他毅然决然留在了战火纷飞的中原。郗鉴不去长安可以理解,谁都知道西晋撑不了几天,但江东是士人最安稳的避难所,司马睿更是正统皇室的潜力股,他不去江东又是图什么呢?

那时候,江东政权已经被琅邪王氏垄断,而高平郗氏属二等士族之列,完全没法跟琅邪王氏相提并论。郗鉴考虑到自己一没兵,二没功,三没名,如果就这么跑去投奔司马睿,充其量算个高级难民,难有出头之日。鉴于此,他决定先招兵买马,积蓄实力,等手里有了本钱,去哪儿都吃不了亏。显而易见,他选择了高风险高回报这条路。

中原遍布大批流民,不愁招不到兵。随后几年里,郗鉴在兖州一带坐拥数万大军,成了颇具实力的流民帅。而且郗鉴为人仗义,又是士大夫,这让他在那些土包子流民帅堆里拥有很高号召力。然而,等他好不容易攒足本钱却遇到了政策阻碍——司马睿严禁流民帅下江东。前文讲过,江东集团根本信不过这批流民帅,让他们留在江北,恰恰可以充当东晋和北方胡人势力之间的缓冲层。

郗鉴只好继续等待时机,就这样,他一直等到了王敦叛乱。司马睿情急之下邀请郗鉴入京勤王,并给了个相当不错的实权官职——中领军。当时被司马睿要求勤王的流民帅不在少数,但除郗鉴以外,其余流民帅都按兵不动,这是因为流民帅与东晋朝廷长久以来互不信任的结果。可郗鉴不一样,他本来就是士大夫,出仕朝廷天经地义,他并不想这辈子只混成个流民帅。

郗鉴多年的经营和等待总算有了结果,土鸡一下变凤凰。然而,在王敦风头正盛的时候去建邺也意味着极大风险。

但凡是赌桌上的高手,绝不会让自己陷入倾家荡产的窘境,他们总会备下充足的赌本。郗鉴好赌,而且是高手中的高手,他之所以敢在危难关头只身入建邺,是因为他在江北给自己留下足够多的本钱。郗鉴的本钱包含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部分,有形资产即是他留在淮南合肥的流民军,无形资产则是他在流民帅中的影响力。

郗鉴的本钱,更准确地说是他给自己上的人身保险。如果王敦敢杀他,就意味着王敦将从此与流民帅势力为敌。

王敦果然不敢杀郗鉴,否则极易激起江北骚动。他也不想杀郗鉴,虽然司马睿召郗鉴入朝的意图是勤王,但从郗鉴的角度来说,他来建邺做官名正言顺,更何况他一没带兵,二没跟王敦干仗,其性质与刘隗、戴渊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过,王敦也不敢疏忽,他不能坐视郗鉴手握皇宫禁军兵权,便改让郗鉴当了尚书。

郗鉴一看没了兵权,索性辞官卸任,他有些失落,高风险没能换来期待中的高回报,但他不急,因为本钱还在,他还能接着玩。而且,他心里还藏着一个更大的计划。

一个憋了二十二年的计划。

保住太子

王敦自攻下石头城后,始终没有踏进建邺半步。一来,让他直接面对司马睿毕竟有些尴尬;二来,他更担心遭到刺杀。不过,他不能放手朝政不管,便只好假手他人。在这方面他唯一信得过的就是王导。虽然兄弟二人在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无限:邪神的清冷美人他大杀四方 世界第一度假村 重生:凤倾天下 乃木坂的紫阳花 鋼絲線上的百億星塵 雍华谱记 萬人迷他一心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