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些政治立场上存在分歧,但毕竟是自家人,本着求同存异、顾全大局(家族利益)的基础,王敦让王导当上了尚书令,执掌尚书台政务。
两个月前王导在宫门辞官谢罪时被剥夺大部分实权,如今托王敦的福,他重新控制了尚书台。那王导具体帮王敦干了些什么呢?
在这段时间,史书中的王导像人间蒸发一样,鲜有记载。然而,从王敦入驻石头城后朝廷异常平静这点来看,王导绝对功不可没。他明白自己该扮演的角色——魏朝的司马孚,晋室的忠臣。
王敦可没有王导这么多忌讳,他杀了戴渊、周、司马承、甘卓等有威胁的重臣后,又罢免改任了数以百计的官吏,并任命堂弟王廙为荆州刺史,堂弟王邃为青、徐、幽、平四州都督,可谓只手遮天。然而,他暂时拿司马睿无可奈何,并不是他不想取司马睿而代之,只因有心无力。如果他动了司马睿,别说满朝公卿反对,就连包括王导在内的众多族人也不会支持。幸好历史上有无数权臣给王敦提供了大量教材范本。搬不动司马睿还可以打下届皇帝的主意。王敦决定等司马睿死后,皇权进一步衰落再伺机而动。
不过,司马睿早就册立长子司马绍为皇太子,司马绍年已二十四岁,年轻力壮,不用说,他绝非王敦心目中理想的太子人选。王敦想废掉司马绍,换个年幼的皇子当继承人。可凡事都得讲个名正言顺,废司马绍也得有合适的理由才行。
秉承魏晋的社会风气,身为人子最重要的品德是孝。要想把司马绍拉下皇太子的宝座,最致命的指控就是不孝。
这天,王敦把太子中庶子温峤叫到石头城训话,他声色俱厉地喝问道:“我听说司马绍不孝,你说,有没有这回事!”王敦希望这话能从温峤嘴里主动说出来,那无疑最具说服力。
温峤意识到,一旦司马绍坐实不孝的罪名,铁定玩完,他认定司马绍年轻有为,将来必成大器。为此,他决心拉司马绍一把,就算得罪王敦也豁出去了。于是,他顶着压力申辩说:“太子格局深远,非器量短浅者所能衡量。从礼法来看,则绝对是位孝子!”
温峤这番话博得朝野一片喝彩。
王敦不敢犯众怒,没再坚持。这是温峤第二次救司马绍,不夸张地说,他也挽救了东晋社稷。
新希望
王敦在石头城住了一个来月,见局势基本稳定下来,遂班师返回武昌。
对于王敦来说,废司马绍之事只是暂时搁置,他仍在等待恰当的时机,可人算不如天算,老天不给他机会。没多久,司马睿因忧愤交加得了病,眼看就要咽气了。
此时,司马绍依然是皇太子,王敦还没来得及换人。
在建邺皇宫的一间寝宫里,司马睿默默望着在旁侍候的司马绍,他想到要给儿子留下这么个烂摊子,心下无比忧虑,哀叹道:“我快不行了,你今后可怎么办呢?”
“除掉王敦,为父皇报仇雪恨!”
司马睿听到这话,不禁有些意外。这是安慰吗?他盯着儿子看了半天,从儿子的眼神中,他看到了坚毅和刚强:“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能战胜王敦?”
“单凭儿臣自己肯定不行,但儿臣会用人!”
司马睿想起那几位制约王敦的藩镇重臣——司马承、戴渊、刘隗……如今死的死,逃的逃:“你想用谁?”
“温峤、庾亮。他们跟儿臣交情深厚,且都是心系皇室的栋梁。”温峤两度救过司马绍。庾亮属颍川庾氏,他的妹妹庾文君是司马绍的妃子。
“话是没错,不过……”司马睿顿住了。他记得昔日自己也曾那么信任王导和王敦,可如今……他没想好该不该提醒司马绍这一点。
司马绍仿佛看穿了父亲的心思。没等司马睿把话说完,他接着说道:“儿臣明白,那些世家豪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