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结局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公,人群都疏散了吗?”

李世民看了一眼四下,“都安排好了。”

张清清拍了拍熊大的后背,让它退后,而后朗声道:“引爆!”

稚嫩的嗓音在城前回荡,随后她又吹响了哨子。

随着引线烧尽,长安城的春明门整面城墙都在冒着白烟。

“嘭!”

只听一声惊天爆炸,烟尘弥漫得让人看不清情况,长安城的城墙轰然倒塌。

张清清大声喊道:“长安城塌了!”

这是送给太子登基大典的礼物,李世民溺爱地看着外孙女,“太子现在一定很高兴。”

张清清双眼放着光芒,点头道:“对。”

一群工匠也跟着欢呼。

此刻正在登基大典的李承乾被这个巨大的爆炸声,吓了一大跳。

朝臣们也被吓得不成,有人议论,“骊山造反了?炮击长安城?”

一个侍卫慌张来报,“陛下,春明门被炸塌了。”

李承乾扶着额头问道:“怎么回事?”

“是天可汗带着骊山的小郡主把春明门的一整面城墙给炸了,倒是没有带着兵马来。”

看来不是造反,就是想炸长安城。

李承乾气馁道:“炸了就炸了吧,父皇把太极殿炸了,朕也没有怨言。”

“喏,那城墙……”

李承乾想起当初张阳劝谏父皇拆去长安城城墙的奏章,便道:“就这样吧,也不用修缮,将瓦砾收拾干净,不要去打扰父皇与那位小郡主。”

“喏。”

长安城全城就都慌乱,官兵四处走动,纷纷跑向了春明门,被李承乾安排的官兵拦下了。

当众人得知是天可汗带着骊山小郡主做的这件事,很是诧异。

此事就此作罢。

贞观一朝到了十八年就结束了,正乾元年,长安城重新修缮了一番,春明门没了,有不少城内的房屋都迁了出来,长安城终于不再拥挤,街道一直铺设到了春明门外。

长安城成了唯一一座缺少一面城墙的城池。

骊山依旧没有将火炮的秘方交给皇帝,更没有交给现在的皇帝。

这年的寒冬,风雪飘入关中,苍茫大地一片银装。

有一个身影从河西走廊入关,一路走到关中,他拄着拐杖穿着单薄的僧衣。

大唐的新皇帝登基了,皇帝大赦天下,他终于回来了。

有一群官兵挡住了这个和尚的去路,喝问道:“何方僧人?”

玄奘的僧袍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他念了一声佛号,“贫僧玄奘,自贞观三年离开长安城,已过十五载,困守沙州五年,如今得以回乡。”

官兵问道:“你要去往何方?”

玄奘道:“去见一位素未谋面的故人,他在骊山。”

官兵又问:“故人?素未谋面的人也叫故人?”

“他叫张阳,是骊山的县侯。”

“骊山早已成了禁地,不是你这等人可以进入的。”

“那贫僧就在骊山外等,等到……他能与贫僧相见。”玄奘面色淡然地道。

于是,玄奘与这些官兵擦肩而过,他在骊山外的官道边搭了一个棚,平日里都住在这里,枯坐着等着能够见到骊山县侯的那一天。

寒冬的黑夜中,隐没在夜色中的骊山忽然有了一点光亮,紧接着这种光亮与星星点点越来越多。

“那是什么光?能够在寒夜中如此明亮?”

整个骊山都被笼罩在这种光亮中,一时间玄奘也看痴了,他觉得自己出现了幻觉。

玄奘独自一人在骊山外等了一个月,期间衣食都是官道上的行人给予的。

腊月的夜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综影视之灼华的实习期 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 溺宠娇妃 代晋 爱国军阀 重生大秦我为皇 驻马太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