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1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在幕府時代,儘管實行鎖國政策,但它仍然向荷蘭吸取了許多新知識,形成了相當有意義的所謂&ldo;蘭學&rdo;。而明治維新前後,東洋統治者由於嘗到了苦頭,並從殘酷的現實中醒悟到,必須從科學文化和政治經濟上向西方學習,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竭力向西方學習,成為朝野上下的大潮流、大風氣。

東洋人對外來文化既不一概排斥,也不盲目崇拜,而是對外來文化的優秀部分合理吸收經過創造性的再熔煉,使其具有新的性質而逐步成為東洋傳統的組成部分,是一個穩定而又&ldo;開放&rdo;的文化系統。

清政府的情況比較複雜。歷史進入近代,先進的清政府人肩負&ldo;救亡&rdo;和&ldo;興中&rdo;的使命,為救國也向西方去尋求真理。林則徐、魏源的&ldo;師夷之長技&rdo;旨在維護大清國的獨立;洪秀全改造西方基督教為的是建立&ldo;男女平等&rdo;、&ldo;單一神權&rdo;的天國;康有為、梁啓超推行變法走資本主義道路;孫中山提出&ldo;取法西人文明而用之&rdo;……這些只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國情之一面。

從歷史上看,漢、唐兩朝是歷史的大開放時代,然而,自安史之亂以後,特別是唐末以後,卻逐步陷於封閉狀態。比較地說,宋還不是很封閉的,鄭和下西洋以後的明清社會,基本上就封閉起來了。閉關自守帶來的社會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如果說,經濟上的閉關自守,是清政府近代經濟落後的重要根源的話,那麼,思想文化上的閉關自守則是清政府近代思想文化落後的重要原因。

乾嘉漢學對古籍和史料的整理,自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人們不要忘記,當乾嘉學者將自己橫肆的天才和巨大的精力銷熔於經史之中,搞得梁任公所謂&ldo;乾嘉以來,家家許鄭,人人賈馬,東漢學斕然如日中天&rdo;之時,正是西方資產階級學術思潮之日。

戴震、惠棟、焦循、阮元之輩,不是生活在但丁、卜伽丘的時代,而是生活在亞當&iddot;斯密、李嘉圖、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的時代。當紀曉嵐在編纂《四庫全書》之餘,開始寫《閱微草堂筆記》,宣揚&ldo;人心微暖,鬼神皆得而窺&rdo;、&ldo;冥冥之中,有如是之委曲&rdo;的前因後果說時,正是法國大革命爆發和進行的歲月。

翻閱歷史至此,常常使人廢書長嘆:若是其時的清政府不是自我封閉,而是能夠睜開眼睛看看世界,以乾嘉漢學諸大師的才能和精力,其成就當會有嶄新的面貌,清政府的學術思想當不會落後如許,以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鬧出封疆大吏葉名琛靠呂洞賓的乩語來對付外敵的笑話。正是在這樣封閉的歷史氛圍中,戊戌志士們悲壯而激越的呼號,才顯得特別的孤獨。

再次,清政府是一個大國,而東洋,則是一個相對狹小的島國,這種空間背景的差異,也給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的成敗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如上所述,其時中、日兩國都已經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就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總量而言,清政府似乎勝於東洋。但以清政府之大,而東洋相對很小,就資本主義經濟因素在社會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例而言,東洋的這個比例比清政府的要高。

從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影響來說,天皇登高一呼,就會影響國內的許多地域,甚至能震動國土的大部分。而在清政府,京城發生的一切,哪怕要傳遞到國內主要經濟發達地區,都要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遑論僻遠地區了。

面對蒼茫大地,面對層層疊疊的官僚機構,光緒皇帝的詔書也罷,康、梁等人的獅子吼也罷,在很多很多的地方,都仿佛進入一個深不可測的&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東風吹桃李 嬌靨 傾城男後 我師尊他真香了 妻心難測 被惡龍搶走之後 最後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