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1章 寒门士子庆功名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他十分谦恭,只是因师尊的身份,倒也不必说太多回谢的话,但他的谦恭也让乔家父子感知到了。

乔家父子却也从内心感激先生,且不说平日的教诲,单是天提醒赶考的要领,就让乔载德受用不尽。

乔向廷和胡先生开怀畅饮,两人一醉方休。

乔载德送先生回家时,依莲还塞给他五两银子,叫他交给师娘,一者做谢师礼,二者老师中了秀才,少不得亲朋前来道贺,就帮衬着办几桌酒席吧。

乔载德递给师母时,她不敢收——因胡先生曾多次说过,童生赴考花销不菲,除路费和食宿费以外,还须报名费、试卷费、桌案费等等杂费,另须交给保人担保费,前后加起来,总计要几十两银子呢。穷人家的孩子即便有才也大多考不起,这更是他家如今办不来的,却都让乔家给包办了。因此她也觉得欠乔向廷家里许多情分,怎好再收人家的银子?

载德却放下银子就走,他师母拭着泪送他到门外。

乔载德中了秀才,成了州学廪膳生员,亲朋好友纷纷来祝贺。连县尊大人也派人来贺喜,说是本县的案首,乃是全县的荣耀!大家都祝颂道:“来年秋闱,连登科甲!”

那胡先生家也有来贺的,他窘迫多年了无人问津,如今进了学,断了的亲也来认亲,不走动的也来走动,真个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

然而他家来的大多是穷亲戚,随的礼金也少,有的才带十几个钱来,而胡先生本是个要面子的人,又不得不办酒席,陆陆续续花费了十多两银子。

幸亏乔家资助了他五两,即便这样,仍欠下了面店里的钱、肉铺子里的钱、酒肆里的钱,三天两头的来要一回。

他浑家发愁,胡先生却说:“如今我好歹算是有功名的人了,乃是县学庠生,坐领膳米。另外学馆里的束修自然也要涨一些了,你不用发愁,早晚还清。”

村塾里的学东也买了蹄酒来为他作贺,却不提涨修金的事,胡先生又不好明说,无奈之下,他便想了个以退为进的法子,委婉表示想要辞馆另谋高就。

然而,学东又不十分留他,一时他竟陷入了两难之境。

好在乔向廷听说了这事,让载德又悄悄给他家送去了十两银子,补上他家拉的饥荒;又亲自出面打圆场,留下他在村塾里接着教书。

后来还专门请他到家里,说等到乡试之年,再烦请他和载德结伴去考举人,互相帮衬着些,说不定到时考个解元回来呢。

原来,考中了秀才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还要参加乡试去考举人;中了举人后才称为老爷,甚而也可以做佐二类的官;中举后就可以进京去考进士,中进士才是正途出身,而好多人一辈子连个秀才也考不中呢。所以说秀才只是功名的最低门槛,还要不断进取才行。

且秀才也需要定时岁试和科试,岁试是为了考察平时是否继续用功读书,辨别优劣,劣者将受申斥、挨戒尺,以至革去秀才的功名——尚璞就是不参加岁试而被革了秀才功名的;科试是为了品评学问高低,科试合格者方能进省参加乡试。

不过岁试和科试不像考秀才时那样严厉罢了。

载德自从成了州学生员,读书更加用功了。

但他心里有个阴影,老觉得自己的功名并非货真价实的,而是沾了尚家父子的光;终不如胡先生,虽然只考了个末尾,但那却是凭着亲手做的文章挣来的。

他为了增长本事,后来常去城里向尚伯伯请教,又跟尚公任切磋学问。

期间小舅妈巧儿为舅舅生了女儿安茹,他也借大家去喝喜酒之机,跟着尚公任住了好几天。

有时在学问上有了疑问,与胡先生见解不同时,他也写信或专程去城里当面请教。

第二年秋天,胡先生陪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